[发明专利]鼻腔抑菌膏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6874.4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3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严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必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9/70;A61P11/02;A61P31/02;A61K31/045;A61K35/55;A61K35/65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32230 | 代理人: | 杨晔隽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抑菌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腔抑菌膏。
背景技术
鼻炎是一种因肺、脾、肾虚弱、风寒或风热之邪入侵所致的鼻腔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塞、鼻痒、眼痒、打喷嚏、流鼻涕、头晕、记忆力下降;其中鼻甲肿大为主要症状之一。目前市面上针对鼻炎采取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手术、微创等,对鼻腔内部粘膜损伤大,易复发和存在丧失嗅觉的风险等等局限性。即使在三甲医院,一般主治医师也不建议鼻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因此市面上急需一款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用于调理鼻炎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调理鼻炎提供一种可行性较高的选择,本品无任何刺激性气味放置病患鼻腔内部无任何不舒适感,吸收快,无毒副作用。本品配合靶向给药的方法能达到见效快,直达病源治本,愈后不易复发等优点。其成分采用纯天然重要炮制而成,成分包括:苍耳子、白芷、辛夷、薄荷、冰片、青黛、 鹅不食草、川芎、茜草、金银花、藿香、野菊花、石菖蒲、蟾皮、麝香。各种原料的用量按重量计分别为:苍耳子115g~125g、白芷105g~115g、辛夷35g~45g、薄荷55g~65g、冰片10g~20g、青黛15g~25g、鹅不食草45g~55g、川芎15g~25g、茜草5g~15g、金银花5g~15g、藿香5g~15g、野菊花1g~10g、石菖蒲15g~25g、蟾皮1g~10g、麝香1g~8g、其他1g~7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鼻腔抑菌膏对鼻部常见病(主要包括:慢性鼻-鼻窦炎、肥厚性鼻炎、鼻甲肥大等)有非常明显的调理效果,且调理后未见任何毒副作用或复发情况。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鼻腔抑菌膏,由多味中草药配制组成,按质量分配比:苍耳子115g~125g、白芷105g~115g、辛夷35g~45g、薄荷55g~65g、冰片10g~20g、青黛15g~25g、鹅不食草45g~55g、川芎15g~25g、茜草5g~15g、金银花5g~15g、藿香5g~15g、野菊花1g~10g、石菖蒲15g~25g、蟾皮1g~10g、麝香1g~8g、其他1g~7g。
所述鼻腔抑菌膏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按上述中药原料药的重量备齐、称准、粉碎;
第二步: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上述中药原料按500g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第三步: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改用中火;
第四步:药油炼成后,离火下黄丹,少量加丹,边加边同方向搅动;
第五步: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第六步: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5g麝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
本发明经超过2万例临床验证,对慢性鼻-鼻窦炎、肥厚性鼻炎、鼻甲肥大等鼻部常见病有非常明显的调理效果,且调理后未见任何毒副作用或复发情况。
李某,男,18岁,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八集中学学生,慢性鼻炎超过5年,2015年9月开始治疗。主要表现为清晨醒来鼻塞严重,有浓涕,严重时需张口呼吸,考虑手术损伤较大未接受手术治疗。采用本抑菌膏第一次给以下鼻道内部60分钟,七天后第二次放置于李某中鼻道处,大量浓鼻涕流出,现临床表现已基本恢复正常状态,鼻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杨女士,女,38岁,浙江省余姚市某个体经营户,2015年10月接诊。十几年前一次感冒未及时治疗导致鼻子长期堵塞,由急性鼻炎转化为慢性鼻炎,经CT检查为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患者口述症状为:时发性头晕,记忆力下降,间歇性鼻塞等,经内窥镜检查下鼻甲肥大,且有清鼻涕位于中下鼻甲附近。取本品通过专业载药棉棒第一次放置于患者中鼻道开口处45分钟,期间有清涕流出,患者感觉鼻腔通气顺畅,7天后第二次放置于患者下鼻道内60分钟,患者基本痊愈,鼻腔不存在堵塞情况,头晕情况亦有好转。诊断为治愈,至今未见任何毒副作用或复发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必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必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68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