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设备互动方法、装置、用户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7057.0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8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设备 互动 方法 装置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用户设备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状态数据;
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用户状态请求;
解析所述用户状态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请求类型;
确定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基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请求类型所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匹配度最高的预设条件;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生成第一触发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以使得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发数据执行第一操作;
持续获取发送所述第一触发数据后的第二用户状态数据,当所述第二用户状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触发数据;
以使得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触发数据执行第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数据来自一个传感器;或者,所述第一用户状态数据来自多个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组;所述第一用户状态数据以多维向量形式存在,多维向量中向量之间的相关性由传感器数据的相关性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以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请求类型作为条件,生成备选预设条件列表;
以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请求类型作为条件,对所述多维向量进行降维处理;
将所述降维后的多位向量与所述备选预设条件列表中的预设条件进行逐条匹配,获取匹配度最高的预设条件;
判断所述匹配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将该匹配度对应的预设条件作为与第一用户状态数据匹配的第一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以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请求类型作为条件,生成备选预设条件列表;
将第一用户状态与所述备选预设条件列表中的预设条件进行逐条匹配,获取匹配度最高的预设条件;
判断所述匹配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阈值,若满足,将该匹配度对应的预设条件作为与第一用户状态数据匹配的第一预设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在多条满足预设条件阈值的同匹配度预设条件时,读取预设条件优先级列表,基于所述优先级列表的优先级顺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触发数据包含解析来自第二设备的用户状态请求得到的第二设备ID和请求类型,第一触发数据还包含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匹配对应的第一操作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用户状态数据包含发送第一触发数据后接收到的各传感器信息,以及内部计时器信息;当传感器信息、内部计时器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或者接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互动信号时,生成与第二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二触发数据;所述第二设备响应于第二触发数据,会执行与所述第二触发数据相匹配的第二操作。
8.一种用户设备互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装置包含如下模块:
第一用户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状态数据;
第一预设条件获取模块,响应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用户状态请求;解析所述用户状态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请求类型;确定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基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请求类型所确定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匹配度最高的预设条件;
第一触发数据生成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生成第一触发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以使得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发数据执行第一操作;
第二用户状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持续获取发送所述第一触发数据后的第二用户状态数据;
第二触发数据生成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用户状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触发数据;以使得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触发数据执行第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70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