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非均相光电催化性能的Ir掺杂二氧化钛电极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7904.3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邵艳群;黄善锋;王艳鸿;何建;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1/047 | 分类号: | H01L41/047;C02F1/30;C02F1/461;B01J23/46;H01B1/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李翠娥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均相 光电 催化 性能 ir 掺杂 氧化 电极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非均相光电催化性能的Ir掺杂二氧化钛电极材料。
背景技术
半导体TiO2因其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而限制了其在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对纳米TiO2的改性,如金属和非金属掺杂等方法可以有效拓宽其光谱响应范围,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目前,对TiO2修饰方面的研究有很多报道,主要的修饰改性手段包括:金属/非金属掺杂、半导体复合、表面染料敏化、贵金属沉积、共掺杂修饰、离子注入、强酸表面修饰等。金属离子掺杂能有效控制晶体的缺陷,进而提高晶体内部光生载流子的迁移率,抑制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拓展光催化剂的吸收光谱响应范围,并最终提高光催化效率。添加Ir组元与金晶石型TiO2基氧化物形成置换固溶体。30%IrO2-TiO2以及50%IrO2-Ta2O5是很重要的电催化材料。特别是50%IrO2-Ta2O5电极,因为在H2SO4溶液中很耐蚀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析氧阳极。
本申请旨在选取具有电催化活性的IrO2作为电催化活性组元掺杂光催化TiO2中,获得一种具有非均相光电催化性能的Ir掺杂Ti/TiO2体系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与形稳阳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贵金属Ir量低和研究的出发点。对于形稳阳极,添加非贵金属氧化物的目的是降低贵金属用量,一般贵金属用量仍然要高达30%以上(贵金属摩尔比),每平方厘米钛上贵金属量最少0.8mg,这样才能保证活性和耐蚀性。另外形稳阳极是应用于电解、电冶金等电化学领域和能源领域。而本发明的贵金属Ir量控制在每平方厘米上重量为0.1~0.6mg就可以有光电催化效果,而且Ir的掺杂量仅需0.625%。应用领域是废水处理。当然,贵金属Ir量高于0.6mg/c2光电催化效果更好,但制造价格显著升高,不利于应用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非均相光电催化性能的Ir掺杂二氧化钛电极材料。通过控制合适的Ir掺杂量,同时提高了TiO2体系电极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和导电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非均相光电催化性能的Ir掺杂二氧化钛电极材料:Ti/IrxTi1-xO2,0.0625≤x≤0.1875。
优选的,所述的电极材料为Ti/Ir0.0625Ti0.9375O2。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具有非均相光电催化性能的Ir掺杂二氧化钛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板经去脂、喷砂、20wt%沸腾硫酸溶液刻蚀40 min后,水洗,备用;
2)将氯铱酸、三氯化钛溶液按金属离子摩尔比溶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振荡使之溶解均匀,放置24h后,将混合溶液均匀涂敷于经过预处理的钛板基体表面,控制金属Ir在钛上的载量为0.1~0.6mg/cm2,每次涂覆后经红外光照至干,放在500℃的箱式电阻炉中热氧化15 min,出炉冷却;涂敷-固化-热氧化-冷却过程重复3~5次,最后一次热氧化过后进行恒温退火60min,再出炉空冷,获得掺杂贵金属活性Ir组元改性Ti/ TiO2电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Ir-Ti电极材料中掺杂6.25mol%~18.75mol%的Ir,通过控制合适的Ir掺杂量,不仅能有效提高TiO2电极的导电性,还可以引入杂质能级,使禁带的带隙变窄,吸收光谱红移,提高了光子的利用率,光响应范围增大;此外,杂能级能够捕获导带上的光生电子和价带上的光生空穴,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从而使降解过程中TiO2表面在光辐射作用下产生更多的-OH,提高光催化活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7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