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8285.X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127/16;C09D5/14;C09D7/63;C09D7/65;C08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27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敷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敷料,包括A剂和B剂,A剂包括以下组分:氟碳树脂、分散剂、聚乙二醇、多异氰酸酯、四甘醇以及纳米二氧化钛溶胶,B剂包括以下组分:纳米级羟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缩水甘油、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三乙胺、以及二乙二醇二乙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敷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及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类更加关注健康,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对建筑玻璃、墙体等的抗菌的需求日益迫切。现有的无机金属抗菌涂料虽然具有抗菌性能,如以纳米银作为杀菌成分,但抗菌时间短,易发生氧化而失,且很容易染灰尘,易吸水变质,硬度低容易损坏,易于脱落,且环保性能较差。传统杀菌剂中通常具有有毒物质,涂覆后会产生危害人体的致癌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应用于建筑玻璃、墙体等表面。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敷料,包括A剂与B剂,所述A剂与所述B剂按照重量比(6~3):1进行混合,所述A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氟碳树脂12%~16%、分散剂0.2%~0.4%、聚乙二醇3002%~4%、多异氰酸酯1%~2%、四甘醇1%~5%、余量为纳米二氧化钛溶胶,所述B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纳米级羟基化聚苯乙烯微球6%~10%、缩水甘油1%~2%、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1%~2%、三乙胺0.1%~0.5%、余量为二乙二醇二乙醚。
所述分散剂为非离子性乳化剂。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300,是一种长链乙二醇,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对环境友好,能与多异氰酸酯发生交联反应,使所述敷料更为致密。所述四甘醇用于提高交联段中的短链分子。
优选地,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溶胶为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溶胶,其制备方法如下:
(一)将20~30质量份的异丙醇与30~5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加入硫酸,控制其浓度为0.3~0.4mol/L;
(二)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钛酸正丁酯,控制其浓度为0.1~0.2mol/L,调节ph在2~4之间,将该混合溶液记为C溶液;
(三)将20~30质量份氟钛酸钾和50~70质量份的无水乙醇混合,将混合溶液加入所述C溶液中;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用离心机分离,分离出后用异丙醇浸泡;
(五)再次通过离心机分离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分离出后用水浸泡,重复该步骤2~3次,最后将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分散于水溶液中,配置成5%的纳米二氧化钛溶胶。
上述纳米二氧化钛溶胶中引入氟、钾,使得宽带隙纳米二氧化钛材料能够对可见光相应,从而大大增加了纳米二氧化钛在可见光下的催化作用。
优选地,所述A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氟碳树脂分散于二氧化钛溶胶中,于70℃~90℃下搅拌一定时间;
(2)加入分散剂,搅拌一定时间;
(3)加入其余组分,于60℃~80℃下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得到所述A剂。
优选地,所述B剂中的羟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优选粒径为50nm~400nm。所述羟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可以提高整个体系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对整个所述敷料的刚性也有一定的提高。
优选地,所述B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a)将纳米级羟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分散于二乙二醇二乙醚;
(b)于搅拌状态下向步骤(a)的溶液中滴加三乙胺,并通入氮气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8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