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接组件、抗短路电路和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9053.6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倪捷;张芳勇;冯春献;王松根;羊淑华;倪博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6;H01R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321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组件 短路 电路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接组件、一种抗短路电路和一种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给电动车充电时,需要将插头对准插座,然后用力按下去,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在晚上光线较弱的情况下,由于看不到插座的位置,很难将插头直接插入插座中,如果将插座和插头接反,很容易发生危险。
电动车电池两端的电压为非安全电压,由于电动车电池的正负端子裸露在外,容易导致触电,若有金属异物进入,会导致严重打火甚至烧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接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短路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接组件,包括:插座,插座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内部形成装配孔;第一磁环,设于装配孔内;第一导电结构,设于装配孔内,包括第一极导电结构与第二极导电结构,第一极导电结构设置于装配孔的圆心区域,第二极导电结构设置于装配孔的圆周区域;插头,包括第二磁环与第二导电结构,其中,在插座与插头配合组装时,通过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吸合,实现第一导电结构与第二导电结构接触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极导电结构设置于装配孔的圆心区域,将第二极导电结构设置于装配孔的圆周区域,使得在插座与插头配合组装时,插座和插头不会反接,即有效实现第一导电结构与第二导电结构接触导通,具有防呆作用,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磁吸体和第二磁吸体,当插头与插座相互靠近时,即可将插头吸入插座中,再配合第一极导电结构和第二极导电结构,不仅可以实现盲插的效果,还能有效提高插接的准确度和安全性,减少插座和插头之间正负极反接的情况,降低安全隐患,增强产品的实用性。
需要指出的是,装配孔包括圆形、椭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图形,插头与装配孔配合设置,在插座与插头配合组装时,若装配孔为圆形,通过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吸合,可以直接使第一导电结构与第二导电结构接触导通,若装配孔为椭圆形,在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吸合时,第一导电结构与第二导电结构可以自两个方向连通,此时通过将第一极导电结构设置于装配孔的圆心区域,以及将第二极导电结构设置于装配孔的圆周区域,不会出现正负极反接的情况,使其更加安全使用,若装配孔为不规则图形,在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吸合时,则无需考虑反接的情况。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导电结构包括固定式导电针和/或弹性式导电针和/或导电圈片,第二导电结构包括固定式导电针和/或弹性式导电针和/或导电圈片,在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吸合时,插头与插座连接,插座中的第一导电结构与插头中的第二导电结构接触,实现通电。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插接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插头还包括:第二支架,第二磁环与第二导电针结构设置与第二支架的内部,第二支架的外壁形成装配柱,其中,装配柱通过与装配孔配合,实现插头与插座组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磁环与第二导电结构设置与于第二支架的内部,在第二支架的外壁形成装配柱,通过装配柱与装配孔配合,实现了插头与插座的组装,提高了插座与插头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导电结构包括弹性式导电针,第一极导电结构为第一弹性式导电针,第二极导电结构包括固定式导电针,其中,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吸合时,固定式导电针与弹性式导电针接触后,使弹性式导电针产生弹性压缩。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导电结构中设置第一极导电结构为弹性式导电针,以及在第二导电结构中设置固定式导电针,在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吸合时,固定式导电针与弹性式导电针接触后,会使弹性式导电针产生弹性压缩,一方面相较一般的插接式导电结构而言,减小了连接时的阻力,使其可以更容易的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相较不具有弹性的点触式导电结构,可以提高了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固定式导电针与弹性式导电针之间接触较紧,提高导通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装配孔为椭圆孔时,第二极导电结构为第二弹性式导电针,第一弹性式导电针设置于椭圆孔的中心,第二弹性式导电针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第一弹性式导电针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9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