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水锤效应产生动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0011.4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萍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效应 产生 动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水锤效应产生动能的装置,包括壳体、传动轮和转轴,所述传动轮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密封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轮的外周边缘设有方形的缺口,其包括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第三缺口;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交替向三个所述缺口内输送水流,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上分别设有通过将其开启或关闭来使对应的缺口内的水流发生水锤效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产生动能的装置,由于发生水锤效应的地方为传动轮上缺口与壳体的内壁形成的腔体内,水锤效应做功主要发生在传动轮上,极大的提高了水锤效应的做功率,输出的动能较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发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水锤效应产生动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锤效应是指在水管内部,管内壁光滑,水流动自如。当打开的阀门突然关闭,水流对阀门及管壁产生一个压力。由于管壁光滑,后续水流在惯性的作用下,水压迅速达到最大,这就是水利学当中的水锤效应,也就是正水锤。相反,关闭的阀门在突然打开后,也会产生水锤,叫负水锤,也有一定的水压,但没有前者大。
目前对于水锤效应的研究,除了如何克服水锤效应产生的破坏作用,已经开始关注到水锤效应如何带来能量的探索,利用这部分能量充分应用在发电或者其他领域,节约了能源,同时避免消耗其他能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公开号为CN 104632511 A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提高水锤效应产生动能的装置,但是该技术方案中发生水锤效应的地方是在处于壳体与传动轮之间的压力仓,因此,水锤效应很大一部分做功发生在压力仓的内壁等其他部件上,即不能转化为转轮的动能输出,做功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水锤效应产生动能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水锤效应产生动能的装置,包括壳体、传动轮和转轴,所述传动轮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密封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转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传动轮的外周边缘设有方形的缺口,所述缺口轴向将所述传动轮贯穿,其包括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第三缺口;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交替向三个所述缺口内输送水流,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上分别设有通过将其开启或关闭来使对应的缺口内的水流发生水锤效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将所述缺口内发生水锤效应后的水流排出的出水口;
所述缺口内且相对于其开口的一侧设有具有两个相对斜面的契形结构,并且所述契形结构的尖部水平朝向所述缺口内与契形结构相对的一侧,所述契形结构将其所在缺口的一侧的水锤效应抵消掉,从而使发生的水锤效应集中在所述缺口内与契形结构相对的一侧做功并驱动传动轮连续转动输出动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产生动能的装置,由于发生水锤效应的地方为传动轮上缺口与壳体的内壁形成的腔体内,水锤效应做功主要发生在传动轮上,极大的提高了水锤效应的做功率,输出的动能较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三缺口内的契形结构的尖部朝向相对于所述传动轮的中心呈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保证水锤效应驱动传动轮的转动的方向一致,增加输出的动能。
进一步,所述水箱内装有高压水。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高压水可以增强水锤效应的效果,从而提高水锤效应对传动轮的做功率,增加输出的动能。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通过回流管连通向所述水箱内提供高压水的回压室。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发生水锤效应做功后的水流再次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萍,未经朱晓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0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