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体验人机交互遥控无人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0032.6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8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飞;孙玉争;李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创恒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验 人机交互 遥控 无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车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体验人机交互遥控无人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车在反恐、危险区域执行任务(排雷等)、为部队拖运器材与装备(例如“大狗”机器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目前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无人车应用技术比较先进,并针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其中人-机交互方式也是重要的方面。
在一类无人车中,遥控式及半自主式无人车的人机交互方式为传统的操作台,操作者一种可能得操作方式是,通过操作台的操纵杆或者按钮给无人车发送命令,通过显示器显示回传的视频信息。
上述方式的一个弊端是,人员需要在测控室中进行观测及控制或者携带操纵台;此外,虽然可以开发相应的app将数据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显示,也存在人机交互的体验效果问题。
随着硬件集成度及软件技术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风生水起;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了一款“拓展现实”的眼镜---谷歌眼镜,该款智能设备具有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导航的功能,此外还具备网上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及电子邮件等功能。虽然谷歌眼镜有上述诸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高成本、缺乏杀手级的应用APP、虚拟现实与真实场景的叠加容易造成人员的分神,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危险(例如开车时)、由于谷歌眼镜的联网性,拍照的图片随时可能会上传到网上,从而带来了隐私被侵犯的隐患。
在本专利所述的应用场景中,谷歌眼镜的优势正好可以凸显,同时上述所述的缺点,可以得到很好的规避。操作人员利用谷歌眼镜的高体验人机交互效果,可以使得操作过程更加人性化;同时基于无人车开发的特殊APP可以保证操作的可行性;因此,利用谷歌眼镜高体验的人机交互效果,把谷歌眼镜用于无人车中-----这是本专利的基本思想。
发明内容
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水文测量无人车人机交互的体验效果差,提供了一种高体验人机交互遥控无人车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更加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法,满足操作人员灵活、舒适的监测及控制无人车的工作。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的:
所述的高体验人机交互遥控无人车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包括谷歌眼镜、控制台、无人车。
硬件描述:
1)在控制台上安装蓝牙模块,并将其与控制台部分的主控制器进行相应的电气连接。
2)在控制台上安装ISM波段的收发通信模块,并将其与控制台部分的主控制器进行相应的电气连接;在无人车上也安装相应的收发通信模块,并将其与无人车上的主控制器进行相应的电气连接,从而实现控制台与无人车之间的无线通信功能。
3)对于人机交互终端处的谷歌眼镜,为了尽可能的延长供电时间。操作者需要携带一个大容量的充电宝,同时用充电线将谷歌眼镜与充电宝进行连接。
软件描述:
1)对谷歌眼镜进行二次开发,安装相应的APP,实现视频播放及语音识别控制等功能。相应软件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软件刚启动时,首先进行硬件初始化,包括对微型投影仪、语音模块、触控开关、蓝牙模块等进行初始化;然后打开蓝牙模块并建立与控制台之间的通信连接(控制台已经打开,并且相应的蓝牙模块也已经打开,并做好建立连接的准备);接着谷歌眼镜向控制台发送读取无人车视频信息指令并等待,等到视频信息流上传到谷歌眼镜上时,将信息通过微型投影仪投影到镜片上,供人观看。然后程序通过轮询语音模块及重复发送读取视频信息指令进行循环。当语音模块检测到“前进语音”时,控制器通过蓝牙向控制台发送“前进指令”;这里的前进指令,包括高、中、低三挡。当语音模块检测到“后退语音”时,控制器通过蓝牙向控制台发送“后退指令”;这里的后退指令,包括高、中、低三挡。当语音模块检测到“停止语音”时,控制器通过蓝牙向控制台发送“停止指令”;这里的停止指令,包括高、中、低三挡。当语音模块检测到“转向语音”时,控制器通过蓝牙向控制台发送“转向及角度指令”;当语音模块检测到“读取传感器语音”时,控制器通过蓝牙向控制台发送“读取传感器指令”;此时无人车会将采集到的传感器信息(一些水文信息及相应的语音信号)上传到谷歌眼镜上,并在眼镜上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创恒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创恒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0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