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智能天线的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1399.X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1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植;郑彦;吴玉婕;杨海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91 | 分类号: | H04B17/391;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周刘英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智能 天线 mimo 无线 信道 建模 方法 | ||
1.一种融合智能天线的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建立发送端天线相关矩阵:
根据公式计算发送端任意两根天线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m1、m2为发送端的天线标识符,表示归一化的天线间距,表示天线m1和m2之间的间距,λ表示信号波长,j为虚数单位,θ表示发送端的信号离开角,p(θ)表示发送端信号的角度功率谱;
基于天线之间的相关系数,构造M×M维的天线相关矩阵:
其中,M表示发送端的天线数目;
步骤2:建立接收端波束相关矩阵:
根据公式计算接收端任意两个智能天线的波束之间的空间相关系数其中n1、n2为接收端的智能天线标识符,表示对应n1、n2的两个智能天线的距离,表示对应n1、n2的智能天线的功率方向图,φ表示接收端的信号到达角,p(φ)表示接收端信号的角度功率谱,e表示自然常数;
利用所有智能天线波束间的空间相关系数,构造N×N维的波束相关矩阵:
其中,N表示接收端的智能天线数;
步骤3:建立整体相关矩阵其中符号表示Kronecker积;
步骤4:对整体相关矩阵RMIMO-SA进行Cholesky分解得到一个对称映射矩阵C,将矩阵C作为信道空间相关成形矩阵;
步骤5:生成空间独立MIMO的信道衰落系数:
通过单输入单输出信道仿真模型生成独立同分布MIMO子信道的衰落系数,得到L组M×N路独立的信道衰落系数元素为零均值且单位方差的独立同分布复高斯随机变量,其中i=1,2,…,MN,路径标识符l=1,2,...,L,L表示接收端可分辨的时延路径数;
步骤6:根据信道的功率延时分布,对不同时延路径进行功率分配;
步骤7:根据计算时延路径的信道系数矩阵Hl,其中l=1,2,...,L,vec(·)表示矩阵向量化运算,pl是第l条径的平均功率,Cl表示矩阵C的第l个列向量;
步骤8.由L条时延路径的信道系数矩阵H1,H2,...,HL和路径时延建立信道矩阵H(τ):其中,τ表示时延,τl表示第l条径的路径时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天线的功率方向图为:Fn(φ)=|a(φn)Ha(φ)|,其中a(·)表示智能天线的导向矢量,φ表示接收端的到达角,φn表示智能天线的波束指向,n为智能天线标识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计算相关系数时,若m1=m2,则令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当计算得到相关系数后,根据计算相关系数其中符号[·]*表示求复数的共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3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器漆水性修补膏状腻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气味环保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