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2186.9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施昌平;胡博超;李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泰昌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降解 有机 制药 废水处理 装置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制药工业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以及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制药工业废水污染大、难处理等不足,同时通过处理废水直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将高、低浓度的有机制药废水分开处理,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物化处理+高级氧化法+水解酸化法+TIC厌氧反应塔+沼气回收装置+沼气发电机/沼气锅炉的方式进行处理,针对低浓度有机废水采用物化预处理增加其可生化性,然后使高、低浓度有机废水进入A/O工艺、二沉池、反应池、终沉池、清水池,去除水中氨氮等,达标排放。该方法适用于制药行业多数废水,尤其是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其具有处理效果明显、占地省、运行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大中小型制药厂有机废水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并联的高、低浓度废水处理系统,其中低浓度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相连的格栅(201)、调节池(202)、反应池(203)、初沉池(204)以及共用的A池(205)、O池(206)、二沉池(207)、反应池(208)、终沉池(209)、清水池(210);所述高浓度废水处理系统与低浓度废水处理系统相比,在初沉池(104)和A池(205)之间增设了顺次连接的高级氧化池(105)、水解酸化池(106)以及TIC厌氧反应器(107),所述初沉池(104)、初沉池(204)、二沉池(207)以及终沉池(209)分别与污泥处理装置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顺次相连的污泥浓缩装置、污泥脱水装置、泥饼外运装置,其中污泥浓缩装置、污泥脱水装置分别与调节池(202)相连用于回收滤液。
上述方案中,所述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制药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TIC厌氧反应器(107)相连的沼气收集装置、沼气发电机或沼气锅炉,用于沼气回收利用。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制药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高浓度废水依次经格栅(101)、调节池(102)、反应池(103)、初沉池(104)、高级氧化池(105)、水解酸化池(106)、TIC厌氧反应器(107)处理后进入A池(205),低浓度废水依次经格栅(201)、调节池(202)、反应池(203)、初沉池(204)处理后进入A池(205);A池(205)内的混合废水依次经O池(206)、二沉池(207)、反应池(208)、终沉池(209)、清水池(210)处理后达标排放。按照上述方案,初沉池(104)、初沉池(204)、二沉池(207)以及终沉池(209)内的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处置,污泥过滤所得滤液返回调节池(202)继续处理。
按照上述方案,TIC厌氧反应器(107)产生的气体收集后输送至沼气发电机或沼气锅炉中再利用。
按照上述方案,高浓度废水在格栅(101)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h,pH控制在6-9;在调节池(102)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h,pH控制在6-9;反应池(103)和初沉池(104)的pH控制在6-9,其中初沉池的表面负荷为0.75m3/m2·h。
按照上述方案,高浓度废水在高级氧化池(105)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h,pH控制在3-3.5;在水解酸化池(106)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温度控制在35±2℃,pH控制在6-9;TIC厌氧反应器(107)容积负荷不高于40kg COD/m3·d,温度控制在35±2℃,pH控制在6-9。
按照上述方案,废水在A池(205)、O池(206)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不低于2h和6h,两池内废水pH在6-9之间;二沉池(207)、终沉池(209)的表面负荷均为0.75m3/m2·h;二沉池(207)、反应池(208)、终沉池(209)和清水池(210)的pH控制在6-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泰昌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泰昌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