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酚基磷配体及其在乙烯聚合及齐聚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2479.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毛国梁;吴韦;罗明检;胡冰;封智超;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46 | 分类号: | C07F9/46;B01J31/22;C07C2/32;C07C11/107;C07C11/02;C08F110/02;C08F210/16;C08F210/14;C08F220/14;C08F4/7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酚基磷配体 及其 乙烯 聚合 齐聚 中的 应用 | ||
一种氨基酚基磷配体及其在乙烯聚合及齐聚中的应用,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它结构式为,氨基酚结构中,氨基处于酚羟基的邻位、间位或对位;R1为碳原子数不大于10的烷基、环烷基、烷氧基、芳基;R2为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基、环烷基、芳基、烷氧基;R3为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基、环烷基、芳基、烷氧基。本氨基酚基磷配体一种多位点的磷配体,基于这种配体,通过改变与过渡金属及助催化剂的配比,可以灵活地催化不同类型的乙烯的齐聚、聚合及共聚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酚基磷配体及其在乙烯聚合及齐聚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α-烯烃可以作为共聚单体用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生产以及用于生产合成润滑油、原油减阻剂及表面活性剂等产品。通过乙烯与α-烯烃共聚生产的线性低密度乙烯是用途广泛的合成树脂,除了具有优良的韧性和抗环境应力开裂能力,耐腐蚀性、抗冲击强度、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以外,还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包括抗蠕变能力、脱模能力、成膜性、热封性能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器械、薄膜,电缆的包覆料耐应力容器。常用的共聚单体有1-丁烯、1-己烯及1-辛烯等。有研究结果表明,以1-辛烯为共聚单体的得到的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目前,乙烯四聚合成1-辛烯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1-辛烯主要靠从非选择性乙烯齐聚混合物中分离得到,因此成本较高。
自从Sasol公司的研究人员首次报道由异丙胺合成的PNP配体与乙铬盐的配合物高效地催化乙烯选择性四聚得到以1-辛烯为主要的齐聚产物以来,对于铬系乙烯四聚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体的结构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方面。尽管在催化活性等方面已取得了诸多喜人的成果,但对1-辛烯的选择性远未达到乙烯三聚工艺的水平,而新结构的配体的研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新结构的配体及其配合物在乙烯的聚合及共聚合中的应用研究也是促进聚乙烯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氨基酚基磷配体及其在乙烯聚合及齐聚中的应用,它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配位位点的磷配体,该配体可以与不同的过渡金属的盐以预制配合物或现场混合的方式形成主催化剂。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配体是基于氨基酚的含磷的衍生物,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
氨基酚结构中,氨基处于酚羟基的邻位、间位或对位;
R1为碳原子数不大于10的烷基、环烷基、烷氧基、芳基;
R2为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基、环烷基、芳基、烷氧基;
R3为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基、环烷基、芳基、烷氧基
所述的使用方法:将磷配体与过渡金属化合物通过预制或现场配制形成的配合物或混合物,过渡金属盐的正离子包括Cr(II)、Cr(III)、Ni(II)、Fe(II)、Co(III)、Pd(II)、Zr(II)、Zr(IV)、Pt(II),其中优选Cr(II)、Cr(III)、Ni(II)、Fe(II) Pd(II);过渡金属盐的负离子包括NO3-、SO42-、Cl-、Br-和乙酰丙酮负离子。
所述的配合物或混合物中磷配体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1~10:1。
所述的配合物或混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组成的的催化剂,助催化剂包括烷基铝、铝氧烷和氯化烷基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主催化剂的金属与助催化剂中的铝的摩尔比为1:1~1:5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