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并检测筒仓壁磨损的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3554.1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付金鑫;孙巍巍;黄庆康;冯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检测 筒仓 磨损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并检测筒仓壁磨损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筒仓的使用过程中熟料会持续不断的摩擦筒仓仓壁,而筒仓壁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随着磨损的持续,筒仓内壁的保护层也会受到损伤,进而影响整个筒仓结构的安全。
陈慧敏在《轧辊材质摩擦磨损性能测定装置的研制》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测定轧辊磨损量及摩擦系数的方法,使用压力传感器将轧辊上的压力与变形收集起来再由计算机输出。该种方法虽然能够实时的获取轧辊的磨损情况,但对于筒仓壁来说通常变形不明显,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明显变形,此种方法对筒仓来说不太合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并检测筒仓壁磨损的实验装置,不仅可以测量相对较短时间内的筒仓壁磨损情况,而且还能够测量长时间作用下的筒仓壁磨损情况,同时也能实现对不同高径比筒仓的模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模拟并检测筒仓壁磨损的实验装置,包括熟料仓、检测条、筒仓壁样本、活塞板、工作台、支撑台、卸料挡板、连杆、传动轮、电动机和传动皮带;检测条设置在熟料仓内壁,熟料仓侧面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筒仓壁样本;所述活塞板设置在熟料仓底部,活塞板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卸料挡板;熟料仓设置在工作台上,工作台设置在支撑台上;
熟料通过熟料仓上部的开口装入熟料仓,整个实验装置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再由传动皮带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轮,再通过连杆带动活塞板,使其沿熟料仓轴向做往复运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由于本发明采用活塞往复运动来带动熟料运动,所以一次加料后,在实验结束前便无需再添料;(2)支撑台与工作台之间通过滑槽连接,能够模拟不同高径比的筒仓;(3)检测手段更加丰富,考虑了短期试验及长期试验不同条件下的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模拟并检测筒仓壁磨损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一种模拟并检测筒仓壁磨损的实验装置,主要通过检测筒仓壁样本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以及长时间作用下的质量变化来实现。包括熟料仓1、检测条2、筒仓壁样本3、活塞板5、工作台6、支撑台7、卸料挡板10、连杆8、传动轮9、电动机11和传动皮带12;检测条2设置在熟料仓1内壁,熟料仓1侧面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筒仓壁样本3;所述活塞板5设置在熟料仓1底部,活塞板5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卸料挡板10;熟料仓1设置在工作台6上,工作台6设置在支撑台7上;
熟料4通过熟料仓1上部的开口装入熟料仓1,整个实验装置由电动机11提供动力,再由传动皮带12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轮9,再通过连杆8带动活塞板5,使其沿熟料仓1轴向做往复运动。在活塞板5运动的过程中,熟料被带动起来不断摩擦检测条2和筒仓壁样本3,在试验结束后直接转动卸料挡板10,熟料仓1内部的熟料就能自动排出。初次添加熟料之后活塞板便往复运动,后续过程就无需再添加熟料,直至实验结束。
进一步的,熟料仓1与工作台6之间通过可拆卸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工作台6与支撑台7之间通过滑槽连接,用于改变两侧工作台之间的间距。故可通过工作台6与支撑台7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熟料仓1的直径,再更换相应直径的活塞板5就可模拟不同高径比下的筒仓磨损。
进一步的,检测条2与熟料仓1使用夹具连接,因此可以将检测条2拆离熟料仓1。筒仓壁样本3便于拆卸,能够在某一时刻暂停实验后对其磨损情况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检测到整个工作状态中各个时间段的磨损状况。
进一步,在筒仓壁样本的对面设置有检测条2,由生铁制成,厚度约为0.5mm,用于对长时间摩擦作用下对筒仓壁样本3的比较观察。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检测筒仓仓壁磨损情况的实验装置,包括熟料仓1、检测条2、筒仓壁样本3、活塞板5、工作台6、支撑台7、电动机11、皮带12、传动轮9、连杆8和卸料挡板10。
熟料仓1位于工作台6上方,通过工作台6的卡条进行固定。与此同时支撑台7与工作台6之间通过滑槽相互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两侧工作台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两侧卡条之间的相对距离,使之能够实现不同的高径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3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痕量爆炸物探测仪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消毒效果检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