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定位和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3678.X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7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程铃;蔡奕轩;潘智;傅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M1/725;H04W4/02;G01S19/46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定位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定位和监控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持有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手机作为便携式移动设备既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又为学生提供了上网查询学习资料的新途径。但是,因为未成年孩子的自制力不强,又天性好玩,极易沉迷于手机游戏,时间长了不仅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还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对自我控制力弱的未成年人是很大的威胁。目前市场上的手机缺乏准确定位持有者的功能,以及监视持有者手机使用情况的功能。如何在家长需要及时联系上孩子并随时监控孩子手机使用情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主要集中在电脑端,手机端则一直没能出现具有代表性的监控系统。而且现在的手机端监控系统大多针对安保和智能家居,适用范围窄、缺乏针对性。同时国内缺乏此领域的产品,国外产品又没有中文界面,所以开发一款以中文为基础的可以实现手机定位和使用情况监控的系统十分重要。
监控技术则利用北斗导航系统或移动通信系统或无线局域网实时记录手机持有者所在地,并及时对手机使用的记录及数据进行监控,然后实时发送到服务器,家长监控端需要查看时可以从服务器发送到接收端。全部界面采用中文,家长使用起来更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在国内手机端定位和监控系统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文语言的兼具定位和手机操作监控功能的手机端监控系统。因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同时具备定位与通信功能,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导航和定位,其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都有很大的保证。故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并结合移动通信系统、局域网获取定位对象的位置,同时结合当地地图显示孩子的所在场所,达到对手机持有者所在地的定位功能。监控方面,借鉴电脑端监控系统,通过自动记录浏览历史、屏蔽不良网站、限制游戏时间、自动抓取屏幕等方法达到监控手机持有者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手机定位和监控装置,包括三个部分:
手机移动端10、服务器端20和监控终端30。
手机移动端10与服务器端20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无线连接与通信;手机移动端10与监控终端30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线连接与通信;服务器端20和监控终端30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无线连接与通信。
手机移动端10是受到定位和监控使用信息的设备。主要包含ARM处理器11、北斗定位模块12、GSM/CDMDA模块13、Wi-Fi模块14、触摸显示屏模块15、存储模块16、电源管理模块17。ARM处理器11是整个手机移动端的处理中心。北斗定位模块12与ARM处理器11相连,用于将经北斗卫星41定位的信息传输给ARM处理器11;GSM/CDMDA模块13与ARM处理器11相连,用于将经移动通信网络42定位的信息传输给ARM处理器11;Wi-Fi模块14与ARM处理器11相连,用于将经无线局域网43定位的信息传输给ARM处理器11;存储模块16与ARM处理器11相连,用于存储ARM处理器11送来的定位信息和网页浏览信息等;触摸显示屏模块15与ARM处理器11相连,用于显示ARM处理器11处理后的定位结果以及时间信息、警告等信息;电源管理模块17为各模块提供电能。
服务器端20对手机移动端10的位置信息和使用信息进行收集和储存,同时无线连接家长监控终端30,响应家长端的访问和操作,并对手机移动端10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控制。服务器端20主要包括处理器21、无线收发模块22、触摸显示模块23、存储模块24、电源管理模块25。处理器21是整个服务器端20的处理中心。无线收发模块22与处理器21相连,接收手机移动端10送来的定位信息和网页浏览信息等,向手机移动端10发送控制信息等;触摸显示模块23与处理器21相连,用于显示定位结果、时间等信息;电源管理模块25为各模块提供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3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直径实心钢拉杆末端二次悬挑节点
- 下一篇:一种逆作法模板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