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土地区路基用隔热减震膨润土改性水泥基多孔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4494.5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卢忠远;蒋俊;侯莉;牛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10;C04B111/20;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51106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冻土 地区 路基 隔热 减震 土改 水泥 基多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土地区路基用隔热减震膨润土改性水泥基多孔材料,其特征是:由水泥50~800重量份、矿物掺合料50~400重量份、膨润土0.1~300重量份、聚合物10~200重量份、减水剂0~10重量份、泡沫2~55重量份、防水剂0~50重量份、纤维0~50重量份、以及水50~800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组成。采用本发明水泥基多孔材料,可替代传统的路基保温材料,具有优良的温隔热性能、阻尼减震功能,还具有可控的孔结构及工作性等特点,成本低、可二次利用、耐久性良好,特别适于冻土地区土木工程建设中,用作保护冻土的保温材料及减震吸能材料,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基保温材料与减震减噪材料,涉及一种冻土地区路基用隔热减震膨润土改性水泥基多孔材料。特别适于冻土地区土木工程建设中,用作保护冻土的保温材料及减震吸能材料。
背景技术
我国冻土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是世界上第三大冻土国家,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天山和阿尔泰地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在冻土地区不断进行着重大的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冻土高含冰量,冻土热稳定性差,冻涨及融沉性强,极易造成路基下沉、变形、开裂等病害,对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保证冻土地区路基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冻土地区通常同时采用通风(管)路基、片(块)石路基或热棒路基等主动工程措施,以及采用保温材料隔热的被动工程措施,改善路基稳定性。其中,作为保护冻土重要措施之一的被动工程措施中使用的保温材料,主要为发泡聚苯乙烯(简称EPS)、挤塑聚苯乙烯(简称XPS)、聚氨酯(简称PU)等;该类材料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性如难以回收利用、污染环境、耐久性差、脆性大、低温抗冲击性能差、成本高,造成了其服役寿命短、路基使用年限久、稳定性差等缺点。
通常情况下,冻土地区的路基工程,还可能受到一系列因素,例如列车的荷载冲击震动、爆破等工程扰动的影响,加之该类地区气候十分复杂,路基出现的翻浆、沉陷等灾害较以往更为严重,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冻土地区路基用隔热减震膨润土改性水泥基多孔材料。从而提供一种具有优良保温隔热能力兼具阻尼减震功能的水泥基多孔材料,并且是一种低成本可控孔结构的水泥基多孔材料。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冻土地区路基用隔热减震膨润土改性水泥基多孔材料,其特征是:由水泥50~800重量份、矿物掺合料50~400重量份、膨润土0.1~300重量份、聚合物10~200重量份、减水剂0~10重量份、泡沫2~55重量份、防水剂0~50重量份、纤维0~50重量份、以及水50~800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组成。
本发明的内容较好的是:由水泥50~800重量份、矿物掺合料50~400重量份、膨润土0.1~300重量份、聚合物10~200重量份、减水剂0.1~10重量份、泡沫2~55重量份、防水剂0~50重量份、纤维0.1~50重量份、以及水50~800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组成。
本发明的内容较好的是:由水泥50~800重量份、矿物掺合料50~400重量份、膨润土0.1~300重量份、聚合物10~200重量份、减水剂0.1~10重量份、泡沫2~55重量份、防水剂0.1~50重量份、纤维0.1~50重量份、以及水50~800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组成。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水泥是符合现行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可以是P·O 42.5、P·O 42.5R、P·C 42.5、P·I 42.5、以及P·O 52.5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4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