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胆结石和肾结石的中成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5796.4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学东;李云;王高松;李琼;胡小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16;A61P13/04;A61P13/1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7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胆结石 肾结石 中成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胆结石和肾结石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胆结石属中医“胁痛”、“黄疸”范畴,中医学认为,胆附于肝,有经脉相互络属,肝胆互为表里,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生,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胆为六腑之一,以通为顺,肝失疏泄,胆汁生化失常、排泄不畅,淤滞日久,聚而成石,肝和胆疏泄功能失常是胆结石的基本病机;胆结石的治疗不仅是去除结石本身,还需解决形成结石的源头和中间环节等诸多问题,而且关键是要恢复、重建肝胆系统的正常功能。
肾结石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肾是泌尿系统形成结石的主要部位,其他任何部位的结石都可以原发于肾脏,输尿管结石几乎均来自肾脏,而且肾结石比其他任何部位结石更易直接损伤肾脏。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的蛋白质和脂肪大量增加,使得肾结石患者和胆结石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发明一种能有效治疗胆结石和肾结石的药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胆结石和肾结石的中成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胆结石和肾结石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新鲜仙人掌18.4~18.8份、新鲜蔷薇花9.6~9.8份、胡萝卜浆14.3~14.7份、夜交藤8.7~8.9份、知母15.7~15.9份、天花粉6.5~6.7份、土鳖虫3.5~3.7份、蒲黄12.2~12.4份、榕树须8.3~8.5份、赤芍12.7~12.9份、老虎姜2.9~3.1份;
所述的胡萝卜浆,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29~30重量份的新鲜胡萝卜洗净切块,投入转速为2800~3000r/min的打浆机内打浆35~37min,取出,置入温度为144~145℃的蒸汽锅内恒温蒸煮300~310s,取出,置入温度为-4~-3℃的冷冻箱内恒温冷冻940~950s,取出,置入温度为77~78℃的烘烤箱内恒温烘烤420~430s,取出,室温自然冷却,得胡萝卜浆。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治疗胆结石和肾结石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与洗净的新鲜蔷薇花一起投入转速为2500~2700r/min的打浆机内打浆29~31min,取出,置入温度为68~69℃的烘烤箱内恒温烘烤670~680s,以4.5~4.7℃/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5~86℃,恒温烘烤540~550s,取出,与胡萝卜浆混合搅拌均匀,得药浆一;
(2)将夜交藤、知母、榕树须和赤芍洗净,投入转速为3700~3900r/min的粉碎机内粉碎30~32min,取出,加入重量为夜交藤重量1.8~1.9倍量、质量分数为10.2%~10.4%的醋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167~169℃的蒸汽锅内恒温蒸煮480~490s,以2.6~2.8℃/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132~134℃,恒温蒸煮350~360s,取出,得药浆二;
(3)将天花粉、土鳖虫和老虎姜洗净,投入转速为3400~3600r/min的粉碎机内粉碎28~30min,取出,投入温度为82~83℃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290~300s,加入蒲黄和重量为蒲黄重量1.3~1.4倍量、质量分数为41%~42%的乙醇溶液,以3.4~3.5℃/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62~63℃,继续恒温炒制370~380s,取出,得药粉;
(4)将药浆一、药浆二和药粉混合投入重量为新鲜仙人掌重量7.5~7.7倍量、温度为57~58℃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28~30min,并不断用转速为150~170r/min的搅拌器进行搅拌,取出,调整含水量为7.6%~7.8%,造粒,得中成药;
(5)真空灌装,灭菌,贴标签,得成品。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造粒的粒重为0.46~0.48g/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辐射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补脑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