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6466.7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52;E02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钢管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钢管内填入混凝土形成的一种轻质、高强、介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组合结构,借助内填混凝土增强钢管壁的稳定性,借助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使得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在提高核心混凝土承载力的同时,提高了其塑性性能。
目前,钢管混凝土被应用于拱桥拱肋和桥梁上部结构和桥墩、桥塔结构中,但是并没有合适的设计或施工方法将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运用至桥梁桩基的建设中。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插入湖底参与制造桥梁且结构简单、强度高、稳定性强的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该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的结构简单、施工组装方便快捷,并且其强度高、稳定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该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用于插入湖底参与制造桥梁,包括钢护筒、第一钢管、钢筋笼和声测管;
钢护筒套设在第一钢管的外侧,并且,钢护筒与第一钢管同一轴线设置;
钢护筒的直径大于湖底中预先钻好的钻孔孔径,第一钢管的直径小于钻孔孔径,并且第一钢管自上而下端穿过钢护筒并延伸至钻孔中;
钢筋笼设置在第一钢管的内部并抵靠在第一钢管的内壁上,声测管沿第一钢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固接在钢筋笼的内壁上;其中,
第一钢管和钻孔的内部以及钢护筒与第一钢管之间的缝隙填充有混凝土。
优选地,第一钢管内部还设有第二钢管,第二钢管与钢护筒、第一钢管同一轴线设置且底端延伸至钻孔中。
优选地,第一钢管的内壁上沿径向方向部分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钢圈,环形钢圈为多个且沿第一钢管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环形钢圈与第一钢管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声测管绑扎或者焊接在钢筋笼上。
优选地,声测管为多根钢质波纹管首尾依次套接形成,并且,相邻钢质波纹管接头处使用更大直径的钢质波纹管套接。
优选地,钢筋笼多条沿周向设置的纵筋和环绕在纵筋外侧的环形箍筋。
优选地,钢护筒的筒底能够延伸至湖底与位于湖底深处的微风化顶之间的区域。
优选地,钢护筒与第一钢管之间的缝隙顶端还填充有碎石并压浆处理。
优选地,声测管的底端穿过第一钢管并延伸至钻孔底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该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用于插入湖底参与制造桥梁。其中,首先搭设水上施工平台,并插打钢护筒;接着,在钢护筒内部的基岩内钻孔至所需高度并清除钻孔内的杂物;然后将第一钢管从钢护筒的顶端插入并一直插进钻好的钻孔内;再将预先焊接的钢筋笼和声测管自上而下地布设在插好的第一钢管内侧;最后向第一钢管内灌注水下混凝土直至混凝土液面达到所需高度即可。如此制作而成的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具有承载能力大、抗推刚度小的特点,将其应用于桥梁桩基的建设中能够解决长联连续刚构桥的设计难题,大大提高了桥梁建造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钢护筒 2-第一钢管
3-声测管 4-钻孔
5-第二钢管 6-环形钢圈
7-纵筋 8-箍筋
9-湖底 10-微风化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顶、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该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用于插入湖底9参与制造桥梁,包括钢护筒1、第一钢管2、钢筋笼和声测管3;
钢护筒1套设在第一钢管2的外侧,并且,钢护筒1与第一钢管2同一轴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