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茶树菇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栽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6475.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雷锦桂;张闽春;肖淑霞;黄敏敏;颜振兰;黄晓丽;徐锦斌;叶智学;陈爱华;卢翠香;潘少霖;吴泽英;吴少风;江枝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7 | 代理人: | 刘毅峰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茶树 室内 雾化 刺激 栽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茶树菇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高产)栽培法(又称:一种室内雾化刺激出菇高产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茶树菇:茶树菇又名茶薪菇,其味道鲜美,脆嫩可口,清香而无异味,菇体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中医学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有祛湿、利尿、健脾胃等功效,是美味珍稀食用菌之一,是目前宴席和酒家最受青睐的菌类菜肴。茶树菇生物学特性:1.1 营养 茶树菇系木腐菌,因其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能力弱,但蛋白酶活性强,利用蛋白质能力强,因此,栽培料中增加有机氮(如麦皮、米糠玉米粉、饼肥等)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1.2 水分 茶树菇栽培料含水量控制在64%~67%,菌丝生长较快,若培养料偏干或偏湿测不利于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时,空气相对湿度由100%降至85%,能促进子实体健壮发育。1.3 温度 茶树菇生长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因此该菌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茶树菇菌丝在5-35℃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8-28℃,而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3-28℃,最适宜为22-24℃。1.4 空气 茶树菇属好氧性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都要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但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可通过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茶树菇菌柄伸长,从而提高产量。1.5 光线 茶树菇菌丝生长过程通常不需要光照,但其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出菇时栽培室要求有较强的散射光(500—1000勒克斯)有利于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1.6 酸碱度(pH值) 茶树菇菌丝生长的PH值在4-6.5之间,最适pH值为5.5-6,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栽培季节茶树菇由于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因此在我区可周年栽培,但不同季节栽培,其产量和质量都不同,所以栽培茶树菇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选择好栽培适期。据各地栽培试验后,以春栽或秋栽适宜,尤其是春栽产量较高。生产上一般安排春季温度升到20℃,秋季温度降至25℃出菇为适。
目前,为了提高产量和改善子实体质量,除了需要继续开发培养料新配方技术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还需要研发一种全新的栽培工艺方法以显著提高子实体产量和改善子实体品质,本发明就是一种能够提高包括茶树菇在内的子实体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技术方案。
另,茶树菇是适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的一种食用菌,虽然茶树菇的栽培当前已在许多地区得到大力推广(在部分北方地区也有推广),但在生产这种食用菌的产地,其所使用的现有技术的食用菌菇棚大都为简易的单层竹架大棚(又称竹构栽培房),这些简易竹架大棚是由简易竹架棚和架设在竹架棚内部的菇架(即床架)组成,存在如下缺点:
1、利用竹架棚栽培,不仅控温调温操作难度大,且隔热密封保湿性能差,例如在进行调温保湿操作时,仅只能是通过人工开关纱窗和人工喷淋自来水、开启排气扇等措施用于通风降温或调温保湿;
2、利用简易的单层竹架棚生产,不仅竹架棚牢固性差,极易损坏,日常维护费用高,茶树菇又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春秋季节和夏天进行生产的一种食用菌,遇到南方地区常有的台风和雷暴雨天气时,容易受损甚至倒塌,使用时间寿命短(一般只能使用6-7年左右),竹架棚还有致命缺点是容易着火,有时菇农不小心把烟头扔到棚内,有可能会把干燥易燃的竹棚烧掉。
3、现有技术的食用菌竹架大棚(又称竹构栽培房),其构造布局欠佳或组成不够合理科学,不仅影响日常调温保湿的调控管理,也极大影响日常调温保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上述这些缺点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茶树菇这种食用菌成品的产量和质量(通风换气不及时,通风不良,温湿度调控不达标,菌丝生长缓慢,原基分化延迟,菇蕾萎缩)。为此,一方面需要摸索改良这些食用菌的栽培原料,以达到进一步稳产高产、改善品质,满足群众需求为目的,另一方面,还需要研发一种调温隔热保湿调控更加简单科学,管理方便,有利稳产高产和产品质量品质高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的新方法,以进一步解决生物转化率低,培养料中的营养成分未被充分利用的问题,满足茶树菇高效栽培的发展需求、实现物美价廉,是一件还需要本领域科研人员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继续努力探索研究的一项科研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调温隔热保湿调控更加科学,管理简单方便、并特别适合用于春秋季节的栽培生产中,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又能大幅度显著提高成品菇产量和品相及品质的一种用于茶树菇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高产)栽培法(又称:一种室内雾化刺激出菇高产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