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悬饮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6512.3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8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岭云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11/1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茯苓 有效治疗 原料药材 重量配比 白芥子 丝瓜络 丹参 百部 半夏 赤芍 桂枝 苏叶 治疗 制备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悬饮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桂枝6份、炒赤芍6份、半夏8份、苏叶9份、白芥子8份、丝瓜络9份、丹参6份、百部6份、茯苓6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悬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悬饮的中药。
背景技术
定义
病名。四饮之一。饮邪停留胁肋部而见咳唾引痛的病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心下痞硬胀满,或兼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
悬饮病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胸腔积液,结核病、癌症、肺炎引起的渗出性胸膜炎、左心衰、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漏出性胸腔积液以及脓胸、血胸等出现悬饮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
证候特征
①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等为悬饮的证候特征。
②起病有急有缓,多数出现恶寒发热、气急、胸痛等症。
③发病常与饮食、起居、寒湿等诱因有关。
病因病机
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
诊断
①胸胁胀痛,咳唾,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等为特点。
②起病有急有缓,多数出现恶寒发热,气急胸痛等症。
③发病常与饮食,起居,寒湿等诱因有关。
④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隔或胸廓饱满,叩诊下部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在浊音部位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⑤胸部X线检查,B超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胸部X线摄片可见肋膈角变钝或肺野下部密度增高,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桂枝【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性味】 辛、甘,温。【归经】 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用法用量】 3~9g。
炒赤芍【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炮制】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偶有焦斑,取出放凉。【性味】 苦,微寒。【归经】 归肝经。【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用法用量】 6~12g。【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半夏【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性味】 辛,温;有毒。【归经】 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用法用量】 3~9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岭云,未经高岭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