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无酶免标快速检测敌敌畏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7181.5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青;林晓东;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志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9 | 代理人: | 陈松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无酶免标 快速 检测 敌敌畏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无酶免标快速检测敌敌畏(DDVP)的新方法,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敌敌畏(DDVP),学名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有机磷杀虫剂的一种,分子式C4H7Cl2O4P。敌敌畏为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害虫等击倒力强而快,其主要机理是在体内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使酶不能起到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导致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胆碱使得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机磷农药(OPs)是我国常用农药之一,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等,对农作物的丰产丰收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OPs仍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由于农药具有毒性高、持久性长的特点,过多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不仅会引发了严重的饮食安全问题,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但是,目前所用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大批量农产品和国内外有关食品的现场快速检测需要。亟需开发出简便、快捷、灵敏的检测技术。目前对于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检测方法的文献报道较多(Analytical Chemistry,2009,82,290-296.;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07,389,1663-1683.;Analytical Chemistry,2012,84,5816-5822.;Analytical Chemistry,2014,86,11727-11733.;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5,68,168-174.),但是多是基于有机磷对乙酰胆碱酶的抑制作用,酶易变性不易保存,酶的使用不仅增加检测成本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对目标物实现高灵敏、高精准、简单的快速检测方法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无酶、免标、成本低的快速检测敌敌畏的新方法。其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无酶免标快速检测敌敌畏(DDVP)的新方法。本方法将Amplex Red(AR),硫化铜纳米材料(CuSNPs)与DDVP三者共同混合,在室温孵育2.5h,AR被氧化产生荧光,其荧光增强与DDVP浓度呈线性相关,通过检测AR荧光强度即可实现对DDVP的快速检测。
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1μM AR和180μg/mL CuSNPs的混合溶液,加入0-0.1μg/mL不同浓度的DDVP,室温下孵育2.5小时,然后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AR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540nm,发射波长为584nm,Amplex Red(AR),硫化铜纳米材料(CuSNPs)与DDVP三者浓度是三者在反应体系中的最终浓度,反应的体系包括AR,硫化铜材料和不同浓度的DDVP。
(2)以AR荧光响应为纵坐标,以DDVP浓度为横坐标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3)在检测实际样品时,在待测样品溶液中同时加入1μM AR和180μg/mL CuSNPs溶液,室温孵育2.5小时后,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非标记荧光染料Amplex Red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540nm,发射波长为584nm;根据步骤(2)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待测溶液中DDVP的浓度。i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为:分别量取0.02M/L的硝酸铜2mL和0.01M/L的硫化铜2mL,将两者迅速混合后,溶液呈现墨绿色,并充分的涡旋30mins再超声30mins后离心,转速为10000rpm/min,离心30mins后,将上清液弃掉,沉淀用乙醇清洗,并离心,反复三次;将得到的沉淀硫化铜纳米颗粒真空干燥,之后称量质量为0.0072g,并再次将其溶解在4mL的水中超声溶解,溶液呈现墨绿色,得到硫化铜纳米颗粒的浓度为1800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1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