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油茶籽粕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0971.9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宜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乔盛茶皂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C07H15/256;C07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籽粕中 提取 纯度 皂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油茶籽粕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方法,利用碳酸二甲酯,将油茶籽粕粉中的包括油脂在内的脂溶性物质从油茶籽粕粉中分离,降低了油茶籽粕粉中的杂质,为进一步水提醇萃茶皂素提供方便,同时提高了水提醇萃茶皂素的效率和纯度;将脱脂的油茶籽粕粉进行水提醇萃提取高纯度茶皂素,利用茶皂素易溶于热水和乙醇水溶液,不溶于冷水的性质,用80‑90℃的热水浸提油茶籽粕粉,由于前一步利用碳酸二甲酯出去了油茶籽粕粉中的大部分杂质,因此,热水浸提之后得到的滤液中杂质较少,不需要进一步除杂的过程,直接浓缩所得的滤液得到水提稠膏,进一步利用体积分数为75‑95%的乙醇萃取,这种方法得到的茶皂素的纯度≥97.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资源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油茶籽粕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皂素是从山茶科植物种籽中提取出来的纯天然皂素,性状为:类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57H90O28,熔点为:224℃,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茶皂素具有乳化、分散、湿润、发泡的性能,有抗渗、消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并且有灭菌杀虫和刺激某些植物生长的功能,是用来生产乳化剂,洗涤剂、发泡剂、杀虫剂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从山茶科植物种籽中提取茶皂素的传统工艺方法是:油茶籽粕用乙醇浸提,浓缩、干燥粉碎后而得到茶皂素。采用此工艺乙醇在浸液中不能起到分解油酯中的残留物作用,而影响茶皂素的含量纯度,因此采用此工艺生产得到的茶皂素经质量检验,其产品纯度低、残渣较高,含量不稳定。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水提醇萃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将油茶籽粕浸泡在热水浸提,然后利用沉降剂物理沉降,然后再利用乙醇萃取,这种方法不对油茶籽粕做预处理直接进行水提醇萃,由于油茶籽粕中的杂质较多,影响茶皂素在热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了提取效率,同时得到的浸提液杂质较多,利用物理沉降,只能出去浸提液中的大颗粒物质,最终得到的茶皂素纯度低,杂质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油茶籽粕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从油茶籽粕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油茶籽粕粉碎,过40-80目筛,干燥,得到油茶籽粕粉;
b、向步骤a中得到的所述油茶籽粕粉中加入碳酸二甲酯,所述油茶籽粕粉与所述碳酸二甲酯的重量比1:3-5,搅拌20-30min,离心分离,得到脱脂油茶籽粕粉;
c、向步骤b中得到的所述脱脂油茶籽粕粉加入80-90℃水,所述脱脂油茶籽粕与所述水的重量比为1:8-12,然后超声浸提45-75min,分离,取滤液,浓缩所述滤液,得到水提稠膏;
d、向步骤c中得到的所述水提稠膏中加入乙醇,所述水提稠膏与所述乙醇的重量比为1:1-2,然后超声浸提55-75min,得到醇萃提液;
e、将步骤d中得到的所述醇萃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得到醇萃稠膏;
f、将步骤e中得到的所述醇萃稠膏干燥,即得到所述高纯度茶皂素。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从油茶籽粕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方法,优选地,步骤a中干燥的方法为:将粉碎过筛的油茶籽粕均匀铺设,厚度≤30mm,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50-60℃烘干至水份≤12wt%。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从油茶籽粕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方法,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浓缩的方法为减压恒温蒸发浓缩,其中,压力-1-0MPa,温度80-9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从油茶籽粕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方法,优选地,步骤c中,向去除过滤液的残渣中加入水,浸提三次,将得到的液体与所述滤液合并。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从油茶籽粕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方法,优选地,步骤d中,所述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乔盛茶皂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乔盛茶皂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0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阿屯型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甾体类化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