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晶态O掺杂的BN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1407.9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1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童东革;陈明铭;魏大;储伟;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02 | 分类号: | B01J20/02;B01J20/30;C02F1/469;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态 掺杂 bn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态O掺杂的BN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硬模板法,以无定形石墨烯状CuB23纳米片作为模板剂通过一步反应:2CuB23+46NOCl→46BNO+2CuCl2+21Cl2,在室温下成功合成了O掺杂的BN纳米片,并将其作为电极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电吸附。该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及配位能力,能完全、快速的同时去除水中的多种重金属离子,尤其是对Cd2+和Zn2+有优异的去除能力。该材料在基于CDI技术的水净化和水软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掺杂BN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非晶态O掺杂的BN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越来越多的重金属离子释放到供水中,这成为了水污染的重要因素,并造成了生态和健康风险。目前已开发了多种用于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环境修复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过滤法、电渗析法和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其中电容去离子技术(CDI)高效、节能且经济,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因此,开发了许多电容去离子电极材料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如N掺杂的石墨烯、活性炭及活性炭布、水钠锰矿和炭气凝胶。但是,这些材料在金属离子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利用受到限制,不能去除宽浓度范围内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同时其再生速率低。因此,需要开发用于重金属离子去除的新型CDI材料。
六方氮化硼纳米片(h-BN)是一种被称为白色石墨烯的二维(2D)材料,由于其表面积大,被广泛研究用于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却很少用来除去重金属离子。虽然BN的二维结构为各种电化学界面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但由于其导电性差,很少研究其在化学电池、双层电容器或CDI器件中作为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
最近,有研究发现,与原始氮化硼相比,在BN网络中引入O原子可产生新的性质,产生更多的活性位点,极大地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硬模板法,以无定形石墨烯状CuB23纳米片作为模板剂通过一步反应:2CuB23+46NOCl→46BNO+2CuCl2+21Cl2在室温下成功合成了比表面积达858m2g-1的非晶态O掺杂的BN纳米片,并将其作为电极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电吸附,能完全、快速同时去除水中的多种重金属离子(如Zn2+、Cd2+、Pb2+、Ni2+、Co2+、Cu2+、Mg2+、Ca2+和Fe2+)。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非晶态O掺杂的BN纳米片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无定形石墨烯状CuB23纳米片加入到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液体中形成悬浊液。
(2)在298K下将NOCl加入到(1)的悬浊液中并不断搅拌,反应30分钟。
(3)用1M NaOH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的Cl2。
(4)所得产物用稀盐酸洗涤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
(5)将其在60℃下干燥。
步骤(1)中[BMIM]Cl液体的量为50ml。
步骤(1)中CuB23的量为50mg。
步骤(2)中NOCl的量为1.25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14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