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1587.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6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罗雅;邓红艳;肖振华;张秀;崔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点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认证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认证方法,包括步骤: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终端将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云端在接收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指纹特征进行识别;若识别成功,则云端向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指纹认证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运用终端的终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不需要用户重新录入指纹,只需将采集到的指纹特征传送至云端,进而通过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特征进行识别,即实现了终端指纹认证不通过再通过云端进行再次进行指纹认证,对指纹识别度高,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指纹认证是指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有凸凹不平的纹路,蕴涵大量的信息。这些皮肤的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点上是各不相同的,在信息处理中将它们称作“特征”,而且这个“特征”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将用户提供的指纹特征与指纹模板数据库内保存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若指纹特征库中存有与用户提供的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指纹模板,则匹配成功,表明该用户指纹认证成功。
目前现有的指纹认证方法,指纹模板完全存储在云端或完全存储在终端,在进行指纹认证时,用户在录入指纹后,终端对所采集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若在终端的匹配不通过则认证失败;或终端在采集指纹特征后发送至云端,由云端进行指纹模板的匹配,若在云端的匹配不通过则认证失败;指纹认证失败后,只能通过用户重新录入指纹的方式再次进行指纹认证。
总之,现有的指纹认证方法中,用户录入指纹后,进行通过终端或云端的指纹认证,指纹认证失败后,只能通过用户重新录入指纹信息进行再次认证,对用户指纹的识别度低,指纹识别的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指纹认证方法在进行指纹认证的过程中,只能在终端或云端单方面进行身份识别,存在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认证方法,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若匹配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
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
优选地,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后,还包括:
若匹配成功,所述终端生成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终端将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与所述指纹特征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并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
若所述对应关系有效,所述云端更新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并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通过信息。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无效,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请求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之后,所述指纹认证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点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点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1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类行为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获取正面人脸图像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