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细菌进行多肉植物繁殖的方法及该细菌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2780.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8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莉;李卿;孔立生;邹世慧;汤丽红;韦冠吾;田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千春词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细菌 进行 植物 繁殖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细菌进行多肉植物繁殖的方法及该细菌的用途,所述的细菌是放线菌Homoserinibacter gongjuensis,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灭菌及诱导:取外植体消毒灭菌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2)接菌与萌发:将Homoserinibacter gongjuensis细菌与胚性愈伤组织共同接种于萌发培养基中,形成正常丛生芽;(3)壮苗与移栽:将步骤(2)培养的正常丛生芽接种于壮苗培养基中,培养为可移栽的丛生苗,进行移栽即可。本发明打破常规植物组织培养要求的无菌环境,通过在多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接种共生细菌Homoserinibacter gongjuensis,能有效解决多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的玻璃化和生长速度缓慢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扩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细菌进行多肉植物繁殖的方法及该细菌的用途。
背景技术
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肉质植物,是指在植物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器官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以储藏水分,外型比一般植物显得肥厚、膨大和多汁。2012年根据瑞士国际多肉植物协会专家的统计,多肉植物隶属于83科、690属,约12500种。我国常见栽培的有60余科,逾万种。多肉植物最早风靡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目前在这些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较成熟的培育筛选产业。近年来,国内多肉植物市场还在持续不断升温,但在多肉植物的科研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集中在引种驯化阶段,也有人开始了组培、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北京、上海、厦门、天津等地的一些植物园和经营者在多肉植物的科研方面走在了前列,尚未形成技术优势,无法与国外的多肉产品相抗衡。目前,虽然有部分企业陆续开始通过组织培养途径开展多肉植物的快速繁殖,但是受困于多肉植物材料易玻璃化和生长速度缓慢等技术难题,无法建立组织培养体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肉植物繁殖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多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的玻璃化和生长速度缓慢等问题。
进一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细菌的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细菌进行多肉植物繁殖的方法,所述的细菌是放线菌Homoserinibactergongjuensis,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灭菌及诱导
取外植体消毒灭菌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
(2)接菌与萌发
将Homoserinibacter gongjuensis细菌与胚性愈伤组织共同接种于萌发培养基中,形成正常丛生芽;
其中,萌发培养基的组成为:1/2MS培养基+NAA 0.5mg·L-1+琼脂7g·L-1+蔗糖30g·L-1,pH值为5.8;
(3)壮苗与移栽
将步骤(2)培养的正常丛生芽接种于壮苗培养基中,培养为可移栽的丛生苗,进行移栽即可。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放线菌Homoserinibacter gongjuensis在多肉植物繁殖培养中用于防止其玻璃化的用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打破常规植物组织培养要求的无菌环境,通过在多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接种共生细菌Homoserinibacter gongjuensis,能有效解决多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的玻璃化和生长速度缓慢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千春词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千春词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2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叶过路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下一篇:组培瓶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