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2992.4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7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方江升;何普泉;洪鹏达;徐庆庆;张尚应;王传品;王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37/26;A01N43/8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316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除草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三元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生产遍及除南极以外的各大洲,水稻不仅是我国的最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无论种植面积或是产量,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但是,我国所有稻作区的稻田,历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草害发生。其中,中等草害面积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46%以上,严重草害面积在11.5%以上,这些杂草与水稻在各方面进行竞争,对水稻造成危害,由此每年损失粮食200多亿公斤。因此,稻田广泛使用除草剂,避免水稻因杂草危害而减产。
水稻田杂草发生常有两个高峰,第一个出草高峰在移栽后的10天左右,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第二个出草高峰在移栽后20天左右,以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这两个出草高峰都在水稻封行前,是危害水稻的关键时期。目前,水稻除草剂品种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丁草胺、丙草胺、噁草酮、乙苄、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和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的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这些除草剂大多是芽前封闭除草剂,对已经出苗的杂草效果不理想。目前水稻田苗后防除一年生杂草的药剂种类不多。单独使用一种除草剂,杀草谱有限,很难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且长期使用单剂易产生杂草抗药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元复配除草组合物,使得所述组合物不仅可以扩大除草谱,增加持效期,对水稻安全,而且具备极其优异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用于苗前处理又可以用于苗后处理,可有效防治水稻田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元复配除草组合物,由五氟磺草胺、丁草胺和异噁草松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五氟磺草胺、丁草胺和异噁草松的质量比为(0.1~10):(5~60):(0.5~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五氟磺草胺、丁草胺和异噁草松的质量比为(0.25~5):(5~30):(1~10);更优选地,所述五氟磺草胺、丁草胺和异噁草松的质量比为0.5:10:2。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五氟磺草胺、丁草胺和异噁草松的质量比还可选自0.1:5:20、0.25:5:10、0.5:10:5、1:20:1.5、5:30:1、10:60:0.5、0.5:1:0.1、20:60:5。
不同的活性组分混合后各活性成分由于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的差异,使得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示为增效作用、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所谓增效作用就是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协作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而相加作用就是其产生的效果等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拮抗作用是指两种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物质干扰另一种物质的效果,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效果,使总体效果下降的现象。
本发明选择五氟磺草胺、丁草胺和异噁草松复配,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评价复配组合物室内毒力作用,结果显示,所有复配组合物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最高可达275.76,对稻田常见杂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千金子(Euphorbialathyris(L.)Nee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Krock.)P.)、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节节菜(Rotalaindica(Willd.)Koehne)、水白菜(Monochoria korsakowii Regel et Maack)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基于上述优异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出了所述组合物在防治稻田杂草和/或制备稻田除草剂中的应用。
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田除草剂,包括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和农药助剂。其中,农药助剂可选自表面活性剂、扩散剂和载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粉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钙、木质素磺酸盐、NNO、NO、MF、ZS-1、十二烷基硫酸钠、拉开粉、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茶枯粉、皂素、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硫酸盐、渗透剂t、渗透剂ot、JFC、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硫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2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