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061.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3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忠政由道;寺泽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M1/08;H03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曦;陶海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电路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用于对开关电源进行控制,所述开关电源的开关元件通过导通和关断,将对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而生成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直流电压,该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其检测流过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并输出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导通时间的第一控制信号;屏蔽电路,其在所述开关元件导通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使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被屏蔽预定时间段的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差分比较器,其检测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差分,输出与差分的检测结果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所述屏蔽电路基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来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本申请,能够避免开关元件由于峰值电流过大而破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开关电源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效率,在开关电源上大多会加装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ower Factor Corrector,PFC),以形成开关电源设备,如专利文献1(JP特开2016-63703A)所述。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开关电源设备在运行时,在负载较小或输入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开关电源中的开关元件的导通频率不变。例如,在输入电压为规定电压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与负载电流对应的调光信号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可以在开关电流检测部所检测的电流上叠加一个偏移电流,并基于叠加了偏移电流后的电流来生成检测结果,并控制该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开关电源设备中,还可以具有屏蔽电路,其用于在一段屏蔽时间内对开关电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屏蔽,从而能够对开关元件的导通和关断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其中,该屏蔽电路例如可以是前沿消隐(Leading Edge Blanking,LEB)电路。
在存在有屏蔽电路的情况下,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至少会受到开关电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和屏蔽时间两方面的影响。由于在屏蔽时间内,开关电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被屏蔽而无法用于控制开关元件,所以,即使开关电流检测部所检测的电流上叠加了偏移电流,该检测结果也不能使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进一步降低。也就是说,开关元件的最小导通时间受到屏蔽时间的限制。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进一步发现,如果输入电压的峰值电压与输出电压接近,由于开关元件的最小导通时间的存在,在开关电源中断后再次复原的情况下,开关元件上所流过的峰值电流会增大,由此,开关元件的瞬时热增大并容易产生破损。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开关电源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基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差分的检测结果,设定屏蔽电路的屏蔽时间,因此,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接近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开关电源的开关元件的最小导通时间,避免开关元件由于峰值电流过大而产生破损。
根据本申请实施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电路,用于对开关电源进行控制,所述开关电源的开关元件通过导通和关断,将对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而生成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直流电压,该控制电路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其检测流过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并输出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导通时间的第一控制信号;
屏蔽电路,其在所述开关元件导通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使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被屏蔽预定时间段的第二控制信号;以及
差分比较器,其检测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差分,输出与差分的检测结果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所述屏蔽电路基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来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屏蔽电路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调整所述预定时间段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垦电气株式会社,未经三垦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