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固定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3235.9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奚仲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00 | 分类号: | E05B85/00;E05B85/02;E05B7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35011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盖 固定机构 滚动组件 锁扣 车门 固定结构 锁扣总成 弹性的 表面垂直 车辆刚性 车门闩锁 罩盖本体 操控性 车门板 车体 抵接 转动 延伸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固定机构,安装在一车体上并与一车门闩锁。车门固定机构包括一锁扣总成及一固定结构。锁扣总成具有一本体、从本体一侧表面垂直延伸的一锁扣及位于本体相对应的二个平台,其中各平台位于锁扣二侧。固定结构包含罩盖本体并露出锁扣的一护盖及设置于各平台与护盖之间的多个弹性滚动组件。各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在护盖与各平台间位移并相对护盖转动。藉此各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抵接所述车门板,以提升车辆刚性,并优化其操控性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车门固定机构,特别是一种提升车辆刚性,并优化其操控性与稳定性的车门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为了增加操控性(Improved Maneuverability),主要仰赖底盘悬吊系统的设定。由于车身结构为一单独结构体,车辆的悬吊系统搭载于车身的结构体上。当悬吊系统作用时,所承受的应力相对会造成车体的负荷,故支撑悬吊系统的车体要刚性愈佳愈好,使扭曲变形量愈小愈好。当悬吊系统作用愈大,越需要高刚性车体结构,使悬吊系统能够完美充分的工作,并使驾驶对车身动态的掌握更完整。
此外,车辆研究报告进一步指出,车辆在过弯、变换车道,甚至行驶山路时,车门会产生惯性力而增加方向盘转动幅度,进而影响车辆的操控性与稳定性。虽然车门扣钩会与车体的锁钩形成锁定状态,使车门成为车体的一部份,但实质上车门与车体锁定后仍存在有缝隙。因此车辆在转弯等行驶状态时,车门会偏移而无法与车体完全密合,造成方向盘偏转幅度增加,进而降低车辆的操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抵接所述车门板,以提升车辆刚性,并优化其操控性与稳定性的车门固定机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固定机构,安装在一车体上并与一车门闩锁,所述车门设有一车门板及开设于所述车门板的一闩锁槽及位于所述车门板内的一门锁组件。锁扣总成具有一本体、从本体一侧表面垂直延伸的一锁扣及位于本体相对应的二个平台,其中各平台位于锁扣二侧。固定结构包含罩盖本体并露出锁扣的一护盖及设置于各平台与护盖之间的多个弹性滚动组件,其中各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在护盖与各平台间位移并相对护盖转动。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弹性滚动组件包含一支座及安装于所述支座上的一滚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件具有一滚轮及穿接所述滚轮的一支轴,所述支座具有一承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承板相对应的二个支撑部及位于各所述支撑部的一凹部,所述支轴架设于各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凹部上,且所述滚轮相对所述承板转动。
进一步地,各所述滚动件为一滚珠。
进一步地,各所述支座及各所述滚动件全部或一部分为弹性体,且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开设有二个定位孔及二个组装孔,各所述定位孔及各所述组装孔分别形成于各所述平台。
进一步地,还包含穿接各所述定位孔的二个组装钉,所述护盖对应各所述组装钉则具有二个凸柱,使所述护盖固定于所述本体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组装钉为弹性体,且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护盖开设有供所述锁扣穿出的一锁扣孔、供各所述弹性滚动组件露出的多个定位孔及凸设于所述护盖内表面的多个对挡板,各所述对挡板设置于各所述定位孔的相对二侧。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孔形状为一十字孔。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板邻近所述闩锁槽还安装有至少一个锁附饰盖,所述锁附饰盖对应每一所述弹性滚动组件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铆接的固定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锁扣位于所述二个平台之间。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的优点,利用本发明的各弹性滚动组件消弥(填补)了所述车体与所述车门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使车体与车门更加密合而成为一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