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653.8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2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佛瑞德·莫斯特;格特恩·范霍兰;保罗·维拉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智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倪斌 |
地址: | 荷兰埃因霍温高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检测器 | ||
描述用于音频放大器系统的负载检测的方法和装置。负载检测器包括: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耦合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负载端且被配置成:在第一控制回路中,取决于第一参考信号与所检测的第一负载端电压之间的差来改变供应到第一负载端的第一电流;且在第二控制回路中,取决于第二参考信号与所检测的第二负载端电压之间的差来改变供应到第二负载端的第二电流;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二电流值来确定通过连接在所述第一负载端与所述第二负载端之间的负载的电流,且从所述第一负载端电压与所述第二负载端电压之间的所检测的电压差来确定所述负载两端的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音频放大器系统的负载检测。
背景技术
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可包括检测负载是否连接到输出端的系统。对于包括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汽车音频系统,可在组装期间使用这种负载检测以检测被恰当连接的负载。DC耦合负载与AC耦合负载之间有区别。在DC耦合负载的情况下,扬声器直接地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而在AC耦合负载的情况下,电容器可与扬声器串联连接,从而有效地阻挡通过扬声器的DC电流。AC耦合配置通常用于所谓的高音喇叭。对于D类放大器的AC负载检测,功率级可用于检测AC耦合负载。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限定用于音频放大器系统的负载检测器,该负载检测器包括: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控制器,该控制器耦合到该第一和第二负载端且被配置成:在第一控制回路中,取决于第一参考信号和所检测的第一负载端电压来改变供应到第一负载端的第一电流;在第二控制回路中,取决于第二参考信号和所检测的第二负载端电压来改变供应到第二负载端的第二电流;其中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为恒定值及该控制器被配置成:从第一及第二电流值中的一者来确定通过连接在第一负载端与第二负载端之间的负载的负载电流,且从所检测的第一负载端电压与第二负载端电压之间的差来确定负载两端的负载电压。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负载检测器可另外包括第一和第二可编程电压或电流源,每一可编程电压或电流源具有耦合到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耦合到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中的相应一个的输出端,且其中控制器另外被配置成:通过用取决于第一参考信号与所检测的第一负载端电压和第一负载端与第二负载端之间的所检测的电压差中的至少一者之间的差的值编程第一可编程电压或电流源来改变第一电流;及通过用取决于所检测的第二负载端电压编程第二可编程电流源来改变第二电流。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可编程电压或电流源中的每一者可包括数/模转换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负载检测器可另外包括电压检测器,该电压检测器具有耦合到第一和第二负载端中的相应一个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和耦合到控制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其中该电压检测器被配置成在第一输出端上输出所检测的电压差值和第一负载端电压值中的一者,且另外被配置成在第二输出端上输出共模值和第二负载端电压值中的一者。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电压检测器可包括至少一个模/数转换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电压检测器可包括耦合于第一负载端与控制器之间的第一模/数转换器和耦合于第二负载端与控制器之间的第二模/数转换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可包括布置于第一控制回路中的差分回路控制器、布置于第二控制回路中的共模回路控制器和耦合到差分回路控制器和共模回路控制器的信号发生器,该差分回路控制器具有耦合到第一电压检测器输出端的输入端和耦合到第一可编程电压或电流源的输出端,该共模回路控制器具有耦合到第二电压检测器输出端的输入端和耦合到第二可编程电压或电流源的输出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差分回路控制器和共模控制器中的每一者可包括低通滤波器、比较器和回路滤波器的串联配置,每一比较器具有耦合到相应信号发生器输出端的第一输入端和耦合到相应低通滤波器输出端的第二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智浦有限公司,未经恩智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