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霉保鲜改性聚乙烯醇涂布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74423.3 申请日: 2017-05-24
公开(公告)号: CN107163272B 公开(公告)日: 2020-05-08
发明(设计)人: 余赞;田璐;钟文;罗臻 申请(专利权)人: 常德金德镭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J7/04 分类号: C08J7/04;C09D129/04;C09D5/14;C09D7/61;C09D7/63;C09D7/65;C08L23/12;C08L23/06;C08L67/02
代理公司: 常德天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5 代理人: 刘红祥
地址: 415001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经济***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霉 保鲜 改性 聚乙烯醇 涂布膜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霉保鲜改性聚乙烯醇涂布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1,6‑萘二磺酸钠、苄基氰乙基纤维素、钼酸锌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得到改性聚乙烯醇涂布液,然后以BOPP为基材涂布形成涂布膜,在改性聚乙烯醇涂布液涂布量为0.6‑0.7g/m2,涂布厚度为4μm时薄膜的透氧率小于0.4cm3/(m2.24h‑1.0.1MPa‑1),水蒸气透过量为2.1g.m2.24h‑1,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从而起到保鲜防霉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霉保鲜改性聚乙烯醇涂布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鲜膜是一种塑料包装制品,通常以乙烯为母料通过聚合反应制成,主要用于微波炉食品加热、冰箱食物保存、生鲜及熟食包装等场合,在家庭生活、超市卖场、宾馆饭店及工业生产的食品包装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根据所用材料及添加塑化剂不同,保鲜膜分为多种类型,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保鲜膜以其方便、经济、美观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然而,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普遍添加了塑化剂,保鲜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为增加涂布膜的保鲜防霉性能,通常在涂布膜膜上进行涂布各种功能性乳液涂布来实现保鲜防霉的作用,或者采取阻隔性能优异的膜材料,例如采取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因其具有杰出的阻隔性能,环保(燃烧后只为水及二氧化碳),且聚乙烯醇涂层具有同其他包装薄膜一样的印刷性能及复合性能而逐渐引起广泛重视。因其可大幅度提高保质期、保鲜性而被广泛用于月饼、蛋糕、坚果以及茶叶等食品的包装中。在聚乙烯醇涂布过程中,由于聚乙烯醇涂层与薄膜基材粘结力不够,需要预先涂布一层聚氨酯底涂,再涂布聚乙烯醇面涂,由于涂布速度为100-300m/min,经过烘箱(烘箱温度为110-130℃)时间非常短(2-6s),发现聚氨酯分子与基材活性基团以及聚乙烯醇分子的交联不充分,导致聚乙烯醇涂层脱落而造成阻氧性能不稳定,所以涂布后不能直接使用。聚乙烯醇涂布产品在完成涂布工序后一般需要进行后固化,所谓后固化是将涂布产品置于一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固化的主要目的是让聚氨酯分子链与基材上活性基团以及聚乙烯醇分子链进一步交联完全,确保聚乙烯醇涂层的阻氧性能稳定。由于聚乙烯醇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可与环境中水分子结合,导致其涂层发粘,所以,在固化过程中,温度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若温度湿度太高,湿热状态下,聚乙烯醇涂层与空气中水分子结合很快而导致发粘。

CN103042811B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涂布膜的后固化方法来解决聚乙烯醇涂布膜后固化问题,采取控制固化室内的温度调为35-45℃,湿度调为30%,保持24-48小时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聚乙烯醇涂布膜后固化问题;但是此种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后固化时间,从而延长了生产周期。而且聚乙烯醇薄膜可以被细菌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的乙烯基聚合物,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46天可降解75%,属于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但这也是聚乙烯醇薄膜材料的缺点,即抗菌性能差;而且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下聚乙烯醇薄膜容易产生降解,其阻气性急剧下降;另外聚乙烯醇在涂布过程中易结块,对设备和生产工艺要求较为苛刻。

所以开发一种既能实现保鲜、又能够实现抗菌性,同时能够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使用的、能够方便生产的聚乙烯醇(PVA)涂布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霉保鲜改性聚乙烯醇(PVA)涂布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改性聚乙烯醇(PVA)涂布膜不仅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实现保鲜效果;而且能够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长时间使用而不产生霉菌;并且聚乙烯醇涂布膜生产方便,无需特殊生产设备和苛刻生产条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防霉保鲜改性聚乙烯醇(PVA)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改性聚乙烯醇涂布液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金德镭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德金德镭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4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