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5413.1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金芳;程志良;徐剑宏;干量;郭磊;夏超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斌;武穴市水利局;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芳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朱毅 |
地址: | 430024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防灾 连续 系统 | ||
1.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安装在大坝坝顶上开设有的凹槽(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气压翻板防灾墙(2)以及给所述气压翻板防灾墙充气的充气装置(3),所述气压翻板防灾墙(2)包括橡胶气囊(21)、钢筋混凝土翻板(22)、钢板(23)、固定板(24),所述充气装置(3)与所述橡胶气囊(21)通过气管连通,所述固定板(2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1)的侧壁上,所述钢板(23)固定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翻板(22)的下侧,所述钢板(23)的一端突出所述钢筋混凝土翻板(22)的一端,所述钢板(23)突出所述钢筋混凝土翻板(22)的一端通过转动铰链(25)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4)的另一端上;所述橡胶气囊(21)与所述钢板(23)的接触面通过锚杆(26)固定在所述钢板(23)的底部,所述橡胶气囊(21)与所述凹槽(1)底部的接触面通过锚杆(26)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1)的底部的钢筋混凝土底板(27)上,所述凹槽(1)内侧远离所述固定板(24)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平置状态的钢筋混凝土翻板(22)的凸台,使所述钢筋混凝土翻板(22)上表面与坝顶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3)包括进气道(31)、进气口(32)、排气管(33)、压强控制阀(34)和风机(35),所述风机(35)连接并连通所述进气道(31)一端,所述进气道(31)对应每个钢筋混凝土翻板(22)下的橡胶气囊(21)分别设有进气口(32)和排气管(33),所述进气口(32)和排气管(33)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橡胶气囊(21);所述压强控制阀(34)设在所述排气管(33)的出口端,用于控制排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坝顶上凹槽(1)顶端的外沿上设有钢盖板(4),所述钢盖板(4)位于靠近所述固定板(24)一侧,所述钢盖板(4)的一端通过转向装置活动转接在所述坝顶上,所述钢盖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钢筋混凝土翻板(22)的一端搭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盖板(4)与所述钢筋混凝土翻板(22)搭接的一端通过斜切面搭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坝内对应所述钢盖板(4)与所述固定板(24)之间的位置还倾斜设置有排水管(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水平高度位于高处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水平高度位于低处的一端设有排水沟(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翻板(22)远离所述固定板(24)的一端的底部连接有防翻索(7),所述防翻索(7)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翻板(22)及所述凹槽(1)的底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压翻板防灾墙(2),所述钢筋混凝土翻板(22)远离所述固定板(24)的一端与相邻钢筋混凝土翻板(22)接触的边沿位置的底端设置有可旋转的钢背撑(8)。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平行且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翻板(22)之间设置有搭接坡口(221),所述搭接坡口(221)处设有止水橡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斌;武穴市水利局;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芳,未经杨斌;武穴市水利局;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54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河道护岸结构
- 下一篇:变电站防涝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防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