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及其供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6000.5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维;董博超;田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9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供热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包括燃烧装置和热解脱附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1)和燃烧室(2);所述热解脱附装置(3)设置有烟气进口(301)、烟气出口(302)和热解脱附气出口(303);所述燃烧室(2)包括,燃烧进口区(201)、第一燃烧区(202)、第二燃烧区(203)、尾气回收区(204)和加热烟气出口(205);所述第二燃烧区(203)处设置有与热解脱附气出口(303)连通的热解脱附气进口(2031),所述尾气回收区(204)设置有与烟气出口(302)连通的返混烟气进口(2041),加热烟气出口(205)与所述烟气进口(30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区(202)、第二燃烧区(203)和尾气回收区(204)沿燃烧室(2)内烟气流动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脱附装置(3)包括:内炉体(31)与外炉体(32),所述内炉体(31)嵌套在所述外炉体(32)内部,所述外炉体(32)与所述内炉体(31)之间的间隙为外加热腔(321),所述烟气进口(301)和烟气出口(302)与所述外加热腔(321)连通;所述内炉体(31)内为内加热腔(311),所述内加热腔中设置有输送机构(312),所述热解脱附气出口(303)与所述内加热腔(311)相连通。
4.一种循环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①将燃料送入第一燃烧区(202)内,在燃烧器(1)作用下燃烧产生高温烟气,②高温烟气沿着燃烧室(2)内气流方向降温到合适温度后成为加热烟气,③加热烟气从烟气进口(301)送入热解脱附装置(3)对其内部物料进行处理后形成低温烟气,期间物料在加热烟气的加热作用下产生热解脱附气,④热解脱附气通过热解脱附气出口(303)从热解脱附气进口(2031)进入第二燃烧区(203)进行再次燃烧,低温烟气通过烟气出口(302)从返混烟气进口(2041)进入尾气回收区(204)与高温烟气进行混合调温后形成加热烟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物料设置在热解脱附装置(3)的内加热腔(211)中,加热烟气通入外加热腔(221)中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区(202)内温度大于11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区(203)内温度为850℃~11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回收区(204)内温度为500℃~8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循环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回收区(204)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烟气出口(302)与返混烟气进口(2041)之间设置有调气阀,所述调气阀与温度传感器相互联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0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