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金属配件生产用多工位冲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6284.8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凌卫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西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08;B21D37/16;B30B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金属 配件 生产 用多工位 冲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金属配件生产用多工位冲压装置,所述底座通过工作台与第一下模、第二下模和第三下模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右侧设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主油管与支管固定连接,所述支管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冷第一液压缸下端设有第一上模,所述第二液压缸下端设有第二上模,所述第三液压缸下端设有第三上模,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分别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机身前端设有PLC控制器。该发明设计合理、能够显著提高单位时间的冲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金属配件生产用多工位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实现从汽车制造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需要以强大的零部件产业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发展,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行业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升。但总体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因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产品,众多中小汽配企业多年来在产业低端的同质化竞争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这种情况已经从国内发展到了国外。
“十二五”期间,支撑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的诸多内外部因素正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着国内汽车产业调整、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行业本身及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建设汽车强国的关键所在。
随着我国进入汽车大国的行列,汽车消费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加,汽车报废量也逐年攀升,汽车报废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若不经过拆解处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后可利用的一部分旧件经过再制造可再次实现使用价值,创造经济效益。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人们的健康生活及汽车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是一种“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废旧汽车最经济的修复手段,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完善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发展服务体系,包括废旧部件回收体系,逆向物流系统等,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还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零部件模具加工技术也越来越科技化、先进化,人们更倾向于多重功能、性能集中且携带便捷的需求方向。由此零部件的形体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越来越精密化和集成化,即其向着薄、小、轻,同时要求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因此汽车配件中有许多是通过冲压技术生产的。生产过程中有些配件由于要实现独有的功能,因此形状复杂,无法依次冲压成型,这对冲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明汽车金属配件生产用多工位冲压装置,去解决上述缺陷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金属配件生产用多工位冲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金属配件生产用多工位冲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工作台与第一下模、第二下模和第三下模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右侧设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主油管与支管固定连接,所述支管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冷第一液压缸下端设有第一上模,所述第二液压缸下端设有第二上模,所述第三液压缸下端设有第三上模,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分别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机身前端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电磁控制装置与主油管上的电磁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表面设有4个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西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西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2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草药提取物浸膏的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实验室干燥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