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桩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6442.X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B28B21/62 | 分类号: | B28B21/62;B28B21/30;B28B21/32;B28B21/90;B28B13/02;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笼 下模 张拉 入模 固定板 预制桩 张拉板 放入 合模 建筑技术领域 泵送混凝土 管桩生产 合模螺丝 连接钢筋 连接螺母 大螺母 端头板 上模盖 省材料 张拉机 拆模 养护 编织 生产 移动 | ||
1.一种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拆模出桩的步骤、钢筋笼安装入模的步骤、合模张拉的步骤、泵送混凝土入模的步骤和养护的步骤,
在拆模出桩的步骤中,先把张拉大螺母松动或松动固定板上的固定螺栓或拆除固定螺栓,再拆开模具上的合模螺丝,打开模具上的上模,将上模从下模上移到指定位置上将桩从下模中移出并拆除桩上的固定板和张拉板,
在钢筋笼安装入模的步骤中,将编织好的钢筋笼安装张拉板和固定板,之后放入到下模中,或者,先将钢筋笼放入到下模中,再在钢筋笼安装张拉板和固定板,
在合模张拉的步骤中,上模盖到下模上,将上、下模锁紧后移动到张拉台前,用张拉机连接钢筋笼的连接螺母,待张拉钢筋笼到设定值后,锁紧张拉大螺母,
在泵送混凝土入模的步骤中,将张拉完成后的模具移动到泵送线上,将模具与泵管连接,启动混凝土泵机将混凝土泵入到模具中,
在养护的步骤中,将模具进行蒸养,完成后,进行拆模出桩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拆模出桩的步骤中,当上模放置于指定位置后,清理上模内壁的杂物,并在上模内壁上涂抹润滑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筋笼安装入模的步骤中,钢筋笼采用纵向钢筋和螺旋钢筋固定连接的方式编笼,纵向钢筋有若干根且相互平行,螺旋钢筋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形成钢筋笼,
其中,在编笼前,每根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套接一个连接螺母,然后将纵向钢筋的两端墩头,或者先将每根纵向钢筋的两端墩头,在每根纵向钢筋的两端套接若干片螺母片,若干片螺母片围合形成连接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筋笼安装入模的步骤中,把钢筋笼一头直接与桩端板卡接,然后与张拉板或固定板连接,另一端利用钢筋笼上的连接螺母与张拉板或固定板连接然后放入下模内,在钢筋笼与固定板、张拉板之间安装护角套,护角套包括锚角,锚角周向固定在护角套的内壁,锚角端部与钢筋笼固定连接对钢筋笼形成周向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模张拉的步骤中,张拉板连接好张拉丝杆,张拉过程中,张拉板与模具的轴心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泵送混凝土入模的步骤中,当往模具中泵入混凝土时,将泵管从模具的端部插入到模具中泵入混凝土料,泵料过程中逐渐退模,直至将模具中泵入规定重量或体积的混凝土料,
或者从模具的中间泵入混凝土料,泵料过程中不移动模具,直至将模具中泵入规定重量或体积的混凝土料,
再或者,在模具上开设若干泵料口,泵管连接模具的泵料口后,依次从每个泵料口将混凝土料泵入到模具中或同时从若干泵料口中将混凝土料泵入到模具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养护的步骤中,如预制桩是PHC桩,在养护的步骤完成后,进行拆模出桩的步骤,桩再次放入高压釜台车后,并进入高压釜养护,养护完成后把桩推出高压釜,堆放到成品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制作管桩时,在养护的步骤前,还包括离心的步骤,将模具移动到离心机上离心,在离心前,先用堵头堵住固定板中心的孔,防止离心过程中混凝土料冲固定板中心处溢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实心方桩时,在泵料过程中,采用振动机或震动平台对模具进行震动,或者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布料,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布料时可以不对模具进行震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多节桩时,钢筋笼安装入模的步骤中,在其中一个钢筋笼的两端分别安装张拉板组件和共桩固定板,在另一个钢筋笼的两端分别安装共桩张拉板和固定板,之后将两个钢筋笼放入到下模中,用共桩定位套连接共桩张拉板和共桩固定板,
在拆模出桩的步骤中,拆除共桩定位套、共桩张拉板和共桩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4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