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系统和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6567.2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1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亚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G73/12;C08K3/22;C08J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改性 聚酰亚胺 及其 制备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聚酰亚胺10-15份、四羧酸酐5-10份、二胺6-11份、封端剂3-5份、二氧化钛5-10份和偏氧化钡6-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羧酸酐包括苯酮四羧酸酐或苯酮四羧酸二甲酯或苯酮四羧酸二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包括对苯二胺或4,4′-氧化双苯胺或二胺基二苯基甲烷。
4.一种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制备系统和薄膜制备系统,所述溶液制备系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上包括两个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分别连通有二酐溶剂罐与二胺溶剂罐,所述二酐溶剂罐与二胺溶剂罐与所述进液口之间分别连接有高位计量罐,所述反应釜输出端连接有消泡罐,所述消泡罐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薄膜制备系统包括亚胺化炉、收卷机、拉膜机构,所述消泡罐与所述拉膜机构通过流涎嘴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膜机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前转辊和后转辊,所述前转辊和后转辊之间设有套有钢带,所述钢带对应的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聚酰亚胺溶液制备以及聚酰亚胺薄膜制备;
S1:在极性溶剂中,取苯四甲酸二酐分批逐次加入到二甲基乙酰胺中,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所述苯四甲酸二酐分至少三次加入,生成高分子量聚酞胺酸溶液,并加入二氧化钛和偏氧化钡;
S2:干燥去除溶剂的固态PAA薄膜,在真空或惰性介质中缓慢连续或梯步升温到高于300℃进行热处理;
反应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四甲酸二酐与联苯醚二胺的比例为1.020~1.030﹕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溶剂包括二甲基甲酞胺或二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毗咯烷酮或毗咤或二甲基亚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消泡后的聚酰胺酸溶液,由不锈钢溶液储罐经管路压入前机头上的流涎嘴储槽中;钢带匀速运行,将储槽中的溶液经流涎嘴前刮板带走,而形成厚度均匀的液膜,后进入烘干道干燥;洁净干燥的空气由鼓风机送入加热器预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上、下烘干道;
热风流动方向与钢带运行方向相反;
聚酰胺酸薄膜在钢带上随其运行一周,溶剂蒸发成为固态薄膜,从钢带上剥离下的薄膜经导向辊引向亚胺化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亚胺化炉为多辊筒形式,与流涎机同步速度的导向辊引导聚酰胺酸薄膜进入亚胺化炉,高温亚胺化后,由收卷机收卷聚酰亚胺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亚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亚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5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