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测定CO2‑原油作用生成沥青质沉淀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6823.8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锋;殷丹丹;竺柏康;高建丰;宋付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02 | 分类号: | G01N31/02;G01N15/02;G01N15/00;G01N15/04;G01B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测定 co2 原油 作用 生成 沥青 沉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油采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态测定CO2-原油作用生成沥青质沉淀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CO2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它不但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还能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在CO2注入储层后,CO2会引起原油中的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淀,沉淀的沥青质也会堵塞岩石孔喉,降低孔隙度和渗透率,改变岩石的润湿性,对CO2驱提高采收率造成影响。测定CO2驱过程中CO2与原油作用引起的沥青质沉淀量是研究关键。
二氧化碳驱替过程中,CO2溶入原油使油藏流体的组成及体系的热力学条件发生很多变化,打破了原油原来的动态平衡状态,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等固相组分变的不稳定,非常容易形成沥青质沉淀。
沥青质在原油中的存在形式存在多种理论,目前,沥青质胶质束模型是普遍认同的理论之一。理论认为沥青质分子相互结合形成胶核,油相中的胶质分子吸附在胶核表面形成溶剂化层,油相中的单体分子与胶质分子处在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中。
沥青质在原油中是以分散胶体的形式存在的,以沥青质分子团为核心,外围围着胶质形成胶束,胶束分散在原油体系中。沥青质能在原油体系中分散存在,关键是胶质作为胶溶剂的存在。体系中的胶质含量不足时,胶束的溶剂化层的厚度不够厚,就不能形成胶束,沥青质分子就会进一步结合形成更大的分子团,从而产生沥青质絮凝和沉淀。
在CO2驱油过程中,注入的CO2溶于原油中,随着CO2在原油中的浓度增加,大量的CO2小分子占据了沥青质分子团表面的空间,使胶质的浓度相对降低,这样导致沥青质分子团形成的胶束溶剂化层达不到一定的厚度,或者形不成胶束。沥青质分子就会进一步结合,形成更大的分子团,从而产生沥青质絮凝和沉淀。并且,随着注入压力的升高,CO2在原油中的溶解量增加,原油中的小分子组分也随着增加,作为沥青质稳定剂的胶质的浓度进一步降低,沥青质分子团更易于结合从而发生絮凝和沉淀。图1是CO2溶入后沥青质沉淀过程的示意图。在CO2混相驱替过程中,CO2在原油中的溶解量增大,从而导致在混相区域原油中的沥青质更容易形成沉淀。
沥青质沉淀的定量化研究。实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PVT釜实验、静态平衡测试、光学分析、频率影像分析等方法。PVT釜实验耗时长,静态平衡测试古窑侧重常温常压条件下,光学分析、频率影像分析得到的是间接信号,不能观测到沥青质的真实情况,并且设备极其复杂,造价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清晰实时观察原油-CO2层的图像,并可观察沥青质从CO2饱和的原油层沉淀的临界压力点,建立图像中沉淀覆盖比例与沥青质沉淀量线性关系的动态测定CO2-原油作用生成沥青质沉淀量的方法。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动态测定CO2-原油作用生成沥青质沉淀量的方法:利用第一ISCO泵通过原油活塞容器将原油灌入反应釜,再利用第二ISCO泵通过CO2活塞容器将CO2通入反应釜,并利用第二ISCO泵来控制CO2的压强,通过CCD摄像头和电脑实时观察原油-CO2层的图像,并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沥青质沉淀的面积和颗粒的尺寸分布,通过沥青质沉积量间接测定法测定出少量储层条件下的沉淀量,通过这几个测定值对前面实验中获取的沥青质沉积图像进行标定,建立图像中沉淀覆盖比例与沥青质沉淀量线性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裁片控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床垫拷边机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