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石裸露山体的长效复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7120.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7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宫晨琛;代文燕;吴波;芦令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4/10;A01G24/22;A01G24/35;E02B3/02;C04B28/06 |
代理公司: | 37218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石 裸露 山体 长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石裸露山体的长效复绿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在山体开凿倾斜的方洞;(2)将高效保水剂平铺于方洞下部;(3)将井字形可塑性高效保水通道支架置于方洞内,井字面朝向方洞内外两侧,形成保水通道;(4)将营养土填充于保水通道内;(5)将植生混凝土覆盖于营养土表面,预留通孔作种植孔;(6)在方洞下部边缘处安装雨水接收器;所述雨水接收器下沿与方洞下沿在一水平线上,并通入植生混凝土中,内侧末端与高效保水剂相通;(7)栽种植物。本发明提供的长效复绿方法,是一种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的局部生态创建方法,能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表面蒸发,提高植物成活率,利用自然降水保证生态平衡长期有效地持续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裸露山体的长效复绿方法,属于环境生态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山采石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开山采石不仅导致植被破碎化、自然景观破坏和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开采后形成裸露的废弃地,生态环境恶化。目前多采用仿生塑料网直接覆盖,虽然有一定美化的作用,但对环境的治理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塑料网易老化,造成二次污染。治理寸草不生的裸露坡面缺乏植物生长,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适合植物生长的基质。植物能够生长必须依赖于其根部对土壤基质的着生以及吸收基质中的水分和营养物等提供植物组织生长。裸露坡面上一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植物生长基质,完全依赖自然作用(如大气干湿沉降)形成基质将极其漫长,因此需要人为植入或覆盖形成,创建局部生态带动区域复绿成为一种有效且切实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人工复绿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工艺简单的裸露山体的长效复绿方法,保证生态平衡长期有效地持续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石裸露山体的长效复绿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在山体开凿倾斜的方洞;
(2)将高效保水剂平铺于方洞下部;
(3)将井字形可塑性高效保水通道支架置于方洞内,井字面朝向方洞内外两侧,形成保水通道;
(4)将营养土填充于保水通道内;
(5)将植生混凝土覆盖于营养土表面,预留通孔作种植孔;
(6)在方洞下部边缘处安装雨水接收器;所述雨水接收器下沿与方洞下沿在一水平线上,并通入植生混凝土中,内侧末端与高效保水剂相通;
(7)将植物的繁殖材料栽种于种植孔,少量浇水。
所述方洞的边长为40-80cm,深度为30-60cm,倾斜角度为5-20°。
所述高效保水剂的平铺厚度为3-7cm。
所述可塑性高效保水通道支架高度为25-55cm;由质量分数为40-80%的水饱合的高效保水剂,10-30%的硅酸盐水泥,10-25%的水组成。
所述营养土由重量分数为50-75%的天然土,5-15%的麦麸,5-15%的高效保水剂,3-12%的肥料和5-20%的水组成。
所述高效保水剂为树脂类保水剂,保水率为200%以上,比表面积为340-360m2/Kg。
所述植生混凝土的厚度为3-8cm;由重量份数为240-290份的硫铝酸盐水泥,1000-1100份的沸石,10-20份的减水剂和50-82份的水组成;所述沸石的直径为15-25cm;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减水率为25%以上。
所述种植孔的直径为5-14cm,数量为1-9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71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柜(单门JG‑9916A)
- 下一篇:四门衣柜(HM‑A8‑A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