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装置及信标接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7324.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2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廖国强;林聖博;江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白华胜;王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标接收 通信装置 无线通信系统 信标 单元确定 节省电力 重要信息 接入点 | ||
本发明提供至少一种通信装置及信标接收方法,其中一种信标接收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所述信标接收方法包含:启动信标接收以接收来自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点的信标;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信标的一特定单元;以及根据所述特定单元确定是否只接收所述信标的一部分。本发明的优点之一在于能够使用部分信标接收来缩短信标接收时间以节省电力,并可以在几次部分信标接收之后接收完整信标,以避免重要信息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标接收(beacon reception)操作,更具体地,是有关于通信装置及信标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电子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物联网设备、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等)中,Wi-Fi已成为重要特性。相较于其它,Wi-Fi可以提供更加便宜和快速的上网体验。但是对于大覆盖范围(coverage)和高吞吐量(throughput),Wi-Fi会消耗更多的电力。为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对于不同的用户场景提供了许多低功耗的机制。
为省电,多种通信装置(如,Wi-Fi工作站点)通常保持在低功耗模式下,例如Wi-Fi省电模式(Power Saving Mode,PSM),并需要使用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arget BeaconTransmission Time,TBTT)计时器(timer)每隔102.4ms(即,信标间隔)被唤醒来接收信标,以便Wi-Fi工作站点(Station,STA)不会丢失接入点(Access Point,AP)所发送的数据。另外,AP在信标中设置一传送流量指示图谱(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ap,DTIM)位(bit),以提示特定Wi-Fi工作站点存在缓冲数据(buffered data)。因此,当信标的DTIM位设置为“1”时,Wi-Fi装置启用射频(RF)天线以接收来自AP的缓冲数据,而当DTIM位设为“0”时,Wi-Fi装置/工作站点不启用射频天线。
请参考图1,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Wi-Fi工作站点在省电模式下的电流消耗示意图。在图1中,处于睡眠周期“A”中的Wi-Fi工作站点不执行信标接收,消耗较少的电流,以及在唤醒周期“F”中,WI-Fi工作站点执行信标接收,此时在省电模式下具有最高功耗。如图1所示,信标接收时间(即,周期“F”)越长,功耗越高。另外,请参考图2,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的信标服务周期F的示意图。通常,在TBTT计时器到期(expires)后,从AP发送信标(图中标识为“BCN”)。然而,若信道忙碌(channel busy),则会延迟信标的传送。因此,Wi-Fi工作站点需要保持唤醒更长的时间来接收信标,因而消耗更多电力。此外,若信标长度较长,则Wi-Fi工作站点将花费更多时间来接收整个(entire)信标,这也会耗费更多电力。
相应地,如何在省电模式下改善功耗成为延长电池使用时间的重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至少一种通信装置及信标接收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信标接收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所述信标接收方法包含:启动信标接收以接收来自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点的信标;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信标的一特定单元(element);以及根据所述特定单元确定是否只接收所述信标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位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处理信标接收,所述通信装置包含:存储单元,用于储存对应于操作(process)的程序代码;以及处理单元,耦接于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程序代码以实现以下操作:启动信标接收以接收来自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点的信标;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信标的特定单元;以及根据所述特定单元确定是否只接收所述信标的一部分。
本发明所提供的通信装置及信标接收方法,其优点之一在于能够使用部分信标接收来缩短信标接收时间以节省电力,并可以在几次部分信标接收之后接收完整信标,以避免重要信息丢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7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