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倍增管、测定装置、制造用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7747.2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彻;关根绫香;伊藤寻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D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43/04 | 分类号: | H01J43/04;H01J43/08;H01J47/00;H01J23/033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王芝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倍增管 测定 装置 制造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倍增管、测定装置、制造用夹具。
背景技术
以往,发光分光分析装置的检测部使用光电倍增管。在发光分光分析装置中,光电倍增管用阴极接收从分析试样发出的光,通过光电效应将与接收的光相关的量的电子(光电子)从阴极释放出来。释放出的光电子在多级倍增极被依次放大后,被阳极收集。能够从阳极将收集的光电子作为信号电流取出。由于从分析试样发出的光的量与分析试样的量相关,因此发光分光分析装置能够基于信号电流的强度对分析试样的量进行检测。
已知在这样的光电倍增管中,若由于使用所引起的发热或环境温度而使接收光的阴极升至高温,则容易在得到的信号电流中产生噪声。因此,已知有光电倍增管采用了冷却阴极的结构,其目的之一为提高分析灵敏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684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79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光电倍增管中,冷却阴极的结构为,使用与阴极热接合的热电冷却元件的结构。热电冷却元件设置于光电倍增管的一端。但是,由于难以在不阻碍导热的前提下将热电冷却元件安装于光电倍增管的一端,因此需进一步改进。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安装热电冷却元件的、具有新的结构的光电倍增管。另外,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这种光电倍增管的测定装置、以及一种能够容易地制造这种光电倍增管的制造用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一种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其接收光并且将与所述光对应的光电子作为信号输出;以及支承体,其设置于所述主体且为板状。所述主体具有:筒状部件,其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一端开口;导热板,其关闭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一端;密封件,其将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筒状部件的接合部分气密地密封;以及阴极,其设置于所述筒状部件的内部,并接收从所述筒状部件的外部入射至所述筒状部件的内部的光而释放光电子。所述导热板与所述阴极热连接。所述主体设置为贯通所述支承体并且使所述导热板在所述支承体的第一主面侧露出。所述支承体将固化树脂作为形成材料,并与所述筒状部件、所述导热板以及所述密封件接触,并且以覆盖被所述密封件密封的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一种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在所述第一主面具有凹部。所述导热板在所述凹部的底面露出。所述凹部在俯视所述第一主面的视场中包含所述导热板的全部。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一种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具有:第一部件,其将第一固化树脂作为形成材料,并与所述筒状部件、所述导热板以及所述密封件接触并且以覆盖被所述密封件密封的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二部件,其将第二固化树脂作为形成材料,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触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固化树脂的弹性模量低于所述第二固化树脂的弹性模量。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一种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导热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第5方案为,一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发光部,其被供给分析试样并使所述分析试样发光;光电倍增管,其为第1方案~第4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倍增管,接收从所述分析试样发出的光;对置部件,其与所述光电倍增管所具有的所述支承体对置;以及热电冷却元件,其被夹持于所述支承体与所述对置部件之间,并与所述光电倍增管所具有的所述导热板热接触。
本发明的第6方案为一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部件是散热片,该散热片具有:与所述支承体共同夹持所述热电冷却元件的基板;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翅片。
本发明的第7方案为一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鼓风机,其设置于与所述对置部件对置的位置;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热电冷却元件以及所述鼓风机的驱动进行控制。所述光电倍增管具有与所述导热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出的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信号对所述热电冷却元件以及所述鼓风机的任一方或者双方的工作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第8方案为,一种制造光电倍增管用的制造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容器,其上方开口;以及盖部件,其用于关闭所述容器的开口的部分。所述盖部件具有能够供所述光电倍增管的所述主体插通的开口部。所述容器与所述盖部件的、至少在利用所述盖部件关闭所述容器时面向由所述容器和所述盖部件围起的内部空间的表面,被难粘合材料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DKK株式会社,未经东亚D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7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