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8007.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鞠振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清能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38;H02S40/32;H02S40/38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度 系统 | ||
一种调度系统属于光伏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太阳能发出的电有效、合理利用的调度系统。本发明包括STC89C52 MCU,MCU的40脚分别与第一电阻一端、第二电阻一端相连,第一电阻另一端与第一PC817芯片输入端正极相连,第一PC817芯片输入端负极与MCU的32脚相连,第一PC817芯片的输出端集电极与PNP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继电器K1的控制输入端口一端、第一二极管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阴极分别与继电器K1的控制输入端口另一端、5V电源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一PC817芯片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PV太阳能电池板容量一般为3Kw~10kW,家庭用量安装,在住户家里安装,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发出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从逆变器出来的发出的电供给负载使用。但由于不具备调度储能部分,太阳能发出的电不能被有效、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太阳能发出的电有效、合理利用的调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STC89C52 MCU,MCU的40脚分别与第一电阻一端、第二电阻一端相连,第一电阻另一端与第一PC817芯片输入端正极相连,第一PC817芯片输入端负极与MCU的32脚相连,第一PC817芯片的输出端集电极与PNP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继电器K1的控制输入端口一端、第一二极管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阴极分别与继电器K1的控制输入端口另一端、5V电源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一PC817芯片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
第二电阻另一端与第二PC817芯片输入端正极相连,第二PC817芯片输入端负极与MCU的22脚相连,第二PC817芯片的输出端集电极与PNP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继电器K2的控制输入端口一端、第二二极管阳极相连,第二二极管阴极分别与继电器K2的控制输入端口另一端、5V电源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二PC817芯片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MCU的14、15脚分别与ESP-07芯片U7的16、15脚对应相连,U7的10脚通过第三电阻接地,U7的9脚接地,U7的3脚通过第四电阻接3.3V电源,U7的8脚接3.3V电源。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智能光伏储能系统中。逆变器将太阳能发出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与电网连接,“即发即用,余电上网”,从逆变器出来的发出的电优先供给负载使用,多余的电给送到电网里。通过锂电池储能电量,调度储能,K1、K2 受到调度储能控制,如果用户所在地区实现阶梯电价的时候(峰谷平电价),晚上11点至凌晨5点,电费很便宜,谷电应该不超过3毛钱,K2关闭,给蓄电池充电,充满。到早上天亮之后,5点到8点,大家都开始用电了,电价贵了,太阳能不是很足的时候,通过K1闭合,把锂电池里的电通过并网逆变器送到电网里,这时候电价贵,可以多卖钱。
本发明为了保证蓄电池正常工作,电网和太阳能都给它充电。
在分布式光伏农户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分布式农户储能。每户装10kWh三元锂电池储能,相当于13块*200Ah/3.6V串联三元锂电成本4元/Ah,每户投入1万元,按照0.2元/kWh存入谷弃电10度电储能成本2元,电网峰值储能卖出去,0.83+0.42元=1.25元/度,每天收入:12.5元-2元=10元,一年储能收入4320元,储能投资回收期2.3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发明智能光伏储能系统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调度系统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清能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清能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