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8593.9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4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飞;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数据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目标地震数据表示为高斯束叠加形式的地震数据,其中,所述高斯束叠加形式的地震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地震数据的波形信息;
将所述高斯束叠加形式的地震数据进行稀疏处理,处理得到波形函数矩阵;
基于处理之后得到的所述波形函数矩阵进行地震数据的重构,得到重构之后的地震数据;
其中,将所述高斯束叠加形式的地震数据进行稀疏处理,处理得到波形函数矩阵包括:
基于波形信息矩阵建立稀疏矩阵优化模型,其中,所述波形信息矩阵中包括所述波形信息;
对所述稀疏矩阵优化模型中的波形信息矩阵进行稀疏处理,得到处理之后的所述稀疏矩阵优化模型,以使稀疏处理之后的所述波形信息矩阵中的每个数值均不等于预设数值;
对处理之后的所述稀疏矩阵优化模型进行稀疏求解,求解得到所述波形函数矩阵;
其中,对处理之后的所述稀疏矩阵优化模型进行稀疏求解,求解得到所述波形函数矩阵包括:
反复通过第一公式和第二公式对稀疏矩阵优化模型进行迭代计算,求解得到所述波形函数矩阵,直至满足第三公式时,确定所述第二公式中的输出结果为所述波形函数矩阵,当ρk≤∈时,终止迭代,输出波形矩阵∈为大于零的常数,即为上述波形函数矩阵,为波形函数矩阵的第k行向量;
其中,α1,α2和αK为对角线矩阵Λ中的数值,Gk为迭代变量,p为稀疏度参数,k为迭代指数,迭代指数k的初值等于0,其中,k=0时,对应着为矩阵算子,D为数据矩阵,为稀疏处理之后的所述波形信息矩阵,Im表示m维恒等算子,为矩阵的第k行向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稀疏矩阵优化模型中的波形信息矩阵进行稀疏处理包括:
对所述目标地震数据中的高斯束束中心相邻道上进行相关性度量分析,得到地震子波,其中,所述地震子波中包含所述地震子波所处的时间和倾角方向;
根据所述地震子波所处的时间和所述倾角方向确定所述波形信息矩阵中数值等于所述预设数值的向量;
在所述波形信息矩阵中删除数值等于所述预设数值的向量,得到处理之后的所述稀疏矩阵优化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处理之后得到的所述波形函数矩阵进行地震数据的重构,得到重构之后的地震数据包括:
通过公式d(x,t)=∑γcγψγ(x,t)进行地震数据的重构,得到重构之后的地震数据,其中,为所述波形函数矩阵,d(x,t)为所述重构之后的地震数据,ψγ(x,t)为基函数ψ(x,t;xm,tk,px)的简写,γ表示参数(xm,tk,px)的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目标地震数据表示为高斯束叠加形式的地震数据包括:
获取高斯束基函数的半宽w和所述高斯束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束中心之间的束中心间距a;
根据所述半宽和所述束中心间距计算所述高斯束的束中心位置xm,其中,xm=am,m=1,2,…,M,M为束中心的个数;
通过公式确定所述目标地震数据中每道地震数据与所述束中心相对应的基函数,其中,tk为所述高斯束基函数的束中心所处的时间位置,px为水平慢度,ωr为相关低频;
通过所述目标地震数据中每道地震数据与所述束中心相对应的基函数,将所述目标地震数据表示为所述高斯束叠加形式的地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5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波波场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备纤检测的光纤线路保护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