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用杭白菊含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78885.2 申请日: 2017-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7242556B 公开(公告)日: 2021-03-23
发明(设计)人: 张志清;肖力源;周筱三;张淑瑶;申光辉;黎杉珊;吴贺君;罗擎英;刘兴艳;陈安均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20 分类号: A61K9/20;A23L33/10;A23L33/125;A23P10/28;A61K36/287;A61K47/44
代理公司: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代理人: 黎祖琴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两用 白菊 含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用杭白菊含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6~18份杭白菊干花超微粉、35~39份木糖醇、10~13份聚乙二醇、12~18份崩解剂和20~29份填充剂混合;所述崩解剂由柠檬酸和碳酸氢钠按重量比7:10组成,所述填充剂由乳糖和甘露醇按重量比8:1组成;(2)按2~4μl/g●步骤(1)所得物的比例,向步骤(1)所得物加入薄荷油并混合;再加入95%的食用乙醇,制软材,混匀;(3)进行干燥、过筛和压片制粒,即得所述含片。本发明所得含片崩解速度快,不同于常规的泡腾制剂,本发明所得含片在溶解时不出现泡腾状态;本发明所得含片具有典型性的杭白菊的淡菊花香,口感清凉、酸甜度适宜,适于食药两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杭白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用杭白菊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与滁菊、亳菊、贡菊并列为中国四大名菊,盛产于浙江省桐乡市,为“浙八味”之一。种植面积约3333hm2,年产量达5×106kg,占全国饮用菊总量的十分之九,其加工的产品远销国内市场、港澳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杭白菊是国家卫生部第一批批准的药食同源的道地药材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药用功效。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昏花、疔疮肿毒。也可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调整血脂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抗氧化、抗菌、抗感染、抗病毒、降血脂、舒血管及抗肿瘤等活性。杭白菊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多酚类、多糖、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E等。

目前,多项研究已证实杭白菊含有多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功能性成分,然而其开发利用却非常有限。调查表明,杭白菊当前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药材和茶品这两个方面,主要形式为袋泡茶和菊花复合饮料,加工方式仅为简单的晒干或者烘干,使用方式也局限于用水溶解其中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如作为菊花冲饮或菊花饮料的配料。随着杭白菊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深加工产品不断涌现,除了杭白菊饮料和袋泡茶,其他类型的深加工产品也不断被开发出来。目前主要有:杭白菊普洱茶复合酸奶、杭白菊蜂蜜酸奶、菊花奶茶、菊花啤酒、杭白菊挥发油口含片等。杭白菊中的许多功能成分在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多,而且利用方式单一,主要成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以杭白菊为原料制作的泡腾片、含片等产品研究十分有限,且其中大部分发明主要是把杭白菊作为一种辅料,配合金银花、无花果、茶叶等原料进行生产。这类产品很好地发挥了作为主要成分的功效价值,但对于配料成分杭白菊的利用却十分有限。

中国专利CN102526475A公开了一种烟用清咽利嗓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食品药品领域。由玉竹,甘草,淫羊藿,大黄,补骨脂,罗汉果,薄荷,杭白菊和乌梅组成。用于因吸烟引起的口腔不适症状。该发明可有效地消除因吸烟引起的咽干欲咳、若物哽喉、音哑口涩等口腔不适症状。该制备方法简单,质量稳定,且为药食两用原料的配方,使用安全。但主要该产品用于药品领域,添加较多的中药材,杭白菊并未发挥其功能性。

中国专利CN1565519A公开了一种治疗咽炎、扁桃体炎中药含片及这种中药含片的制备方法,该中药含片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杭白菊98~118g,金银花98~118g,薄荷62~82g,橄榄98~118g,茶叶26~46g,并加入辅料,经煎煮、浓缩、制粒、整片、压片得到,对咽痛、咽痒、咽干、干咳、异物感等主要症状及咽部充血、粘膜水肿、咽后壁淋巴细胞增生、分泌物附着等主要体征具有改善作用。该发明虽利用了相当大比例的杭白菊,却仍适宜于中药领域,不宜大众食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