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溴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9294.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何立;汪奇辉;许智;赵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61 | 分类号: | C07D213/61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严晨,许亦琳 |
地址: | 2003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甲醛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6-溴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6-溴吡啶-3-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在制药、电子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文献报道6-溴吡啶-3-甲醛的合成方法多是以2,5-二溴吡啶为原料,在超低温条件下进行丁基锂反应,但温度不易控制,反应条件苛刻存在安全隐患,且原料成本高、工业化操作难度大,而且该工艺同时会生成较多异构体2-醛基-5-溴吡啶,难以分离除去。(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31(1),53-28;2009)。也有以2-氨基-5-甲基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制备2-溴-5-甲基吡啶,然后经N-溴代丁二酰亚胺溴化、水解制备2-溴-5-吡啶甲醛(化学试剂,28(7),433-434;2006),这种方法由于反应进行不彻底,溴化、水解步骤收率仅有40%,转化率太低不适合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6-溴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6-溴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6-溴吡啶-3-甲醛的结构式如式III所示: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氯-5-氯甲基吡啶在溴化试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溴化反应,制备获得2-溴-5-溴甲基吡啶;
2)将2-溴-5-溴甲基吡啶在2-硝基丙烷在碱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制备获得6-溴吡啶-3-甲醛。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溴化试剂选自溴化氢、溴素、二溴海因、溴化钠、三溴氧磷、N-溴代丁二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溴代试剂与式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溴代试剂与式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5:1。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溴化反应在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酸选自甲酸、乙酸、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硫酸、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当溴化试剂选自溴化氢、溴素时,溴化反应在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酸选自甲酸、乙酸、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当溴化试剂选自二溴海因或N-溴代丁二酰亚胺时,溴化反应在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酸选自三氟乙酸、甲磺酸、硫酸、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酸的用量与式I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5~10:1,优选为1.5~7:1。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溴化反应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溴化反应中所使用的溶剂为水和/或有机溶剂。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卤代烃类溶剂、烷烃类溶剂、酯类溶剂、烷基苯类溶剂、卤代苯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氯苯、二氯苯、三氯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当溴化试剂选自溴化氢和/或溴化钠时,溴化反应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溶剂选自水和/或有机溶剂。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当溴化试剂选自溴素、二溴海因、三溴氧磷、N-溴代丁二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溴化反应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溶剂选自有机溶剂。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溴化反应中溶剂的使用量可以是式I化合物质量的1~10倍。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溴化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溴化反应在室温至反应溶剂沸点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溴化反应可以在30-1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溴化反应可以在80-11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溴化反应的后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冷却,固液分离,即得式II化合物或其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9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