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9632.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2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昌敏;包一翔;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持新兴环境技术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B01D53/02;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吸附 有机化合物 材料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及其使用方法,该材料是将经过机械化学活化处理的填充材料与聚丙烯基体混合,并依次进行熔融、挤出、造粒,然后再进行熔融发泡即可制得。所述填充材料为活性炭或活性炭与蒙脱石的混合物。采用该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可以在不超过120℃的条件下对工业废水或工业废气中的卤代有机化合物进行去除处理。本发明不仅避免了活性炭和聚丙烯的缺点,而且大幅提升了对卤代有机化合物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能够有效去除工业废水或工业废气中的各种卤代有机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或工业废气中卤代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去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中大多均含有微量的卤代有机化合物,例如:工业废水中含有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工业废气中含有二噁英类物质或各种卤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这些卤代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具有危害性。
目前,主要通过吸附法来去除工业废水或工业废气中含有的卤代有机化合物。传统的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将工业废水或工业废气中的卤代有机化合物有效去除,但大量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再生及处置成本较高。专利DE4425658C1公开了一种用聚丙烯填料床吸附去除二噁英的方法,聚丙烯对废气中的二噁英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其具有“记忆效应”,当工况有所变动时,已经被吸附的二噁英会重新释放出来,从而造成新的污染。专利US7022162B2公开了一种吸附多卤化合物的材料,它是将吸附性碳材料(所述吸附性碳材料可以为活性炭、炭黑或焦炉炭)与聚丙烯颗粒混合后注塑成型,吸附性碳材料完全封闭在聚丙烯基体中,形成吸附性碳材料聚丙烯混合颗粒(例如:活性炭聚丙烯混合颗粒、炭黑聚丙烯混合颗粒或焦炉炭聚丙烯混合颗粒);这种材料避免了活性炭和聚丙烯的缺点,可有效去除烟气中的多卤化合物,但这种材料对多卤化合物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均比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不仅避免了活性炭和聚丙烯的缺点,而且大幅提升了对卤代有机化合物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能够有效去除工业废水或工业废气中的各种卤代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经过机械化学活化处理的填充材料与聚丙烯基体混合,并依次进行熔融、挤出、造粒,然后再进行熔融发泡,从而制得所述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
优选地,填充材料与聚丙烯基体混合后的产物中,填充材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数为5%~30%。
优选地,所述的填充材料为活性炭。优选地,所述的填充材料为活性炭与蒙脱石的混合物,并且活性炭与蒙脱石的重量比为1~3:1。
优选地,所述的熔融发泡中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
一种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经过机械化学活化处理的填充材料与聚丙烯基体混合,并依次进行熔融、挤出、造粒,从而制得所述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其中,所述的填充材料为活性炭与蒙脱石的混合物,并且活性炭与蒙脱石的重量比为1~3:1。
优选地,填充材料与聚丙烯基体混合后的产物中,填充材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数为5%~30%。
一种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在不超过120℃的条件下对工业废水或工业废气中的卤代有机化合物进行去除处理。
优选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用于吸附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在50~90℃的条件下对工业废水或工业废气中的卤代有机化合物进行去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持新兴环境技术中心(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持新兴环境技术中心(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9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