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烟道清灰除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0785.3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夷学院 |
主分类号: | B08B9/055 | 分类号: | B08B9/055;B08B9/057;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地址: | 354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动 烟道 除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烟道清灰除垢装置。包括扇叶、联轴器、传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撑杆、螺旋钢带和刷带,从烟道入口沿传动轴依次安装有扇叶、第一支架、第一连杆、支撑杆、第二连杆和第二支架;扇叶通过联轴器安装在传动轴的顶端,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分别活动安装在传动轴上,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轴套分别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螺旋钢带;支撑杆安装在传动轴中段,支撑杆的一端与传动轴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螺旋钢带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旋钢带以传动轴为轴线呈螺旋缠绕状均匀分布,螺旋钢带上固定安装有刷带。本发明无需增加动力源即可自动清灰除垢,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道清灰及除垢的机械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烟道清灰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生产和生活中,由于气候环境的污染,对粉尘清理手段有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通常情况下,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是消除烟道中的燃煤粉尘的主要方式,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有机结合了静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特点,是通过前级电场的预收尘、荷电作用和后级滤袋区过滤除尘的一种高效除尘器。但是,这种除尘器适用于烟道内烟气流速为10~15m/s或流速更高的的条件,在烟气流速低于上述数值时,尤其是烟气流速降至7m/s左右的范围时,不仅会造成烟道中积灰,而且在烟气湿度大、烟气温度低于酸露点时,烟灰还会在烟道壁板上结垢,造成烟道中的粉尘无法被有效清理。
为了保证不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工作,需要及时清理积灰和结垢,一方面,现有的烟道段除烟尘设备都不具备自动清灰除垢功能,需要为其安装单独的动力装置,为清灰工作提供动力,清灰效果不佳,还增加了整体设备的耗能。另一方面,传统方法依靠人工将烟管拆卸后进行清理,虽除垢效果强于除烟尘设备,但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停机检修,不利于企业生产。
鉴于上述情况,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烟道清灰的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拆卸烟管,烟管内烟气流速慢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烟道粉尘和结垢有效清理的清灰装置,由此解决当烟气流速降至7m/s左右,低于通常情况下的烟气流速时,会造成烟道中积灰,而且在烟气湿度大、烟气温度低于酸露点情况下,烟灰还会在烟道壁板上结垢,传统方法清理效果差,费时费力,还影响企业的生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烟道清灰除垢装置,包括扇叶、联轴器、传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撑杆、螺旋钢带和刷带,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一支架为靠近烟道入口的连杆和支架,从烟道入口的至烟道出口的方向,沿传动轴依次安装有扇叶、第一支架、第一连杆、支撑杆、第二连杆和第二支架;所述扇叶通过联轴器安装在传动轴的顶端,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通过轴承分别活动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轴套分别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螺旋钢带;所述的支撑杆安装在传动轴中段,支撑杆的一端与传动轴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螺旋钢带固定连接,支撑杆为螺旋钢带提供支撑;所述的螺旋钢带以传动轴为轴线呈螺旋缠绕状均匀分布,螺旋钢带上固定安装有刷带,螺旋钢带可保持清理烟道内壁时受压不变形,刷带可在清理积灰的同时避免损坏烟道壁。
进一步地,可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传动轴设置为密封圈深沟球轴承连接,在烟尘较大的环境下,避免烟灰落入支架与传动轴间的轴承中,影响整个装置运行。
进一步地,螺旋钢带上对应刷带上还安装有铜丝刷,当烟气湿度大且烟温低于酸露点时,烟灰会在烟道壁上结垢,此时对应刷带安装的铜丝刷可增加刷带的清垢硬度和强度。
进一步地,可将烟道设置为坡度为1°~2°烟道,对应烟气出口在烟道尾部设置一灰斗用于收集烟道积灰,方便清灰后的收集和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学院,未经武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07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管内壁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器皿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