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停电自动断开的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1482.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3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程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H01H3/38;H01H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5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跷板 自动断开 固定盒 铜片 接线端子 安装盒 固定柱 开关盖 弹簧 铁片 停电 电磁铁 盖板固定孔 便于安装 导电铜片 两端设置 内部设置 设置开关 吸力弹簧 原理电路 固定孔 导通 底面 吸合 断电 应用 | ||
一种停电自动断开的开关,包括安装盒、面板和开关盖,所述安装盒内部设置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由两个U型盒组成,两个U型盒中间留有间距便于安装导电铜片一和铜片二,所述铜片一的末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一,另一端固定线圈;所述铜片二的末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二,另一端固定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跷板底部设置的铁片的一端;所述固定盒的上部设置有跷板固定孔,所述跷板上方设置开关盖,开关盖底面设置固定柱,固定柱固定在跷板两端设置的盖板固定孔中。本发明结构合理,原理简单,利用电磁铁的原理电路导通时线圈与铁片吸合,断电后失去吸力弹簧将跷板拉动,开关自动断开,本发明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具体涉及一种停电自动断开的开关。
背景技术
墙壁开关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一种产品,不管是家庭,单位还是学校等,凡是需要用到电的地方都离不开开关,开关在这些年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从最开始的拉线开关,到越来越高端的智能开关,开关的发展已经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虽然智能开关是生活中使用起来最方便的开关,但是价格高昂,并不能得到普及,尤其是大部分家庭中装修时用的的开关数量众多,更是无法接受昂贵的消费,并且技术不成熟也不够稳定。所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开关为跷板开关,跷板开关的种类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外观上也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尽管如此现有的开关技术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由于特殊原因停电的时候,需要人手动去按按钮来关闭电源,否则如果晚上突然停电,入睡后突然来电影响睡眠,并且如果是白天来电时灯还是亮的,此时又无人在家,就造成能源浪费;同理公司大部分白天都需要用电,如果停电后没有去按按钮,那么晚上来电的话灯可能会亮一夜,这样对于能源的浪费非常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电自动断开的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停电自动断开的开关,包括安装盒、面板和开关盖,所述安装盒内部设置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由两个U型盒组成,两个U型盒中间留有间距便于安装导电铜片一和铜片二,所述铜片一的末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一,另一端固定线圈;所述铜片二的末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二,另一端固定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跷板底部设置的铁片的一端,所述铁片的另一端与线圈未固定;所述固定盒的上部设置有跷板固定孔,便于跷板上设置的轴穿过连接,跷板则可以轴为支点两端上下跷动,所述跷板上方设置开关盖,开关盖底面设置固定柱,固定柱固定在跷板两端设置的盖板固定孔中;所述面板在安装盒上方,面板中间有方孔,便于安装开关盖。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拉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盒底部四角设置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合理,原理简单,利用电磁铁的原理电路导通时线圈与铁片吸合,断电后失去吸力弹簧将跷板拉动,开关自动断开,本发明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安装盒,2.面板,3. 开关盖,4.固定柱,5.固定盒,61.铜片一,62.铜片二,71.接线端子一,72.接线端子二,8.弹簧,9.线圈,10.铁片,11.跷板,12. 盖板固定孔,13.轴,1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1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