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2620.X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双;孙超超;张传乐;吴涛;战祥连;张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018 | 分类号: | H01M8/1018;H01M8/1069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王玲玲 |
地址: | 25505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聚合物 电解 质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电网储能及小型储能需求的发展,开发能够在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的电池十分重要。在各种商业化可充放电化学储能装置中,锂离子电池拥有最高的能量密度,现有的商用锂离子电池主要是采用液态电解质。
含有液态有机溶剂的锂离子电池,由于液体电解质与电极材料、封装材料缓慢地相互作用和反应,长期服役时溶剂容易干涸、挥发、泄露,电极材料容易被腐蚀,影响电池寿命。另外,采用有机电解液的锂离子充电电池,过度充电、内部短路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可能导致电解液发热,有自燃或爆炸的危险。
全固态电池不采用液体电解液,而是采用固体电解质,不易燃烧,其安全性可大幅提高。并且,在理想状态下,固态时锂的扩散速度(离子传导率)较液体电解液时高,理论上可实现更高的输出。为了克服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提高能量密度,目前科研界和工业界都在研发以及生产全固态电池,也就是把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隔膜和电解液,换成固态的电解质材料,开辟了锂电池新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了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提高电解质导电率,制备的电解质膜均匀致密、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大、机械性能优良,满足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发明制备的电解质具备设计简单、易于制造、使用安全等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以PEO或PEO-PMMA为基体。
PEO为聚氧化乙烯,PEO-PMMA为聚氧化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基体和锂盐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加入纳米填充物、增塑剂,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粘液,浇注于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膜,真空干燥后得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制备过程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惰性气体为氩气或者氮气。
纳米填充物为5-25wt%,增塑剂为5-70wt%。
所述纳米填充物的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5%,增塑剂的添加的质量百分量优选为50%。
电化学性能测试采用对称阻塞电池,采用不锈钢片SS/电解质膜/不锈钢片SS组装成对称阻塞电池。
所述的模拟电池的组装过程是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进行的;电解质膜选取厚度均匀的位置进行裁取。
所述锂盐为LiPF6;所述有机溶剂为DMF;所述纳米填充物为Al2O3;所述增塑剂为碳酸亚乙酯(EC);所述PEO和锂盐LiPF6的摩尔比例为8-10:1。
上述质量百分添加量的Al2O3和EC所制备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窗口和电导率是最佳的。
本发明通过添加增塑剂EC来提高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增塑剂EC分子的极性基团与聚氧化乙烯PEO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取代了聚合物分子之间极性基团的相互作用,消弱了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聚合物分子链相互作用形成的次价交联点减少,破坏了聚氧化乙烯的晶格,阻止了聚氧化乙烯结晶的生长,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的非晶相组成,降低了玻璃化温度,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
所述搅拌时间为3-5小时;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90-100℃、时间为24-48小时。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以PEO为基体时,制备步骤如下:
(1)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PEO和锂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纳米填充物、增塑剂;将上述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透明粘稠液,浇注于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膜,真空干燥后得到所述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从聚四氟乙烯板表面撕下,裁剪,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以PEO-PMMA为基体时,制备步骤如下:
(1)PEO-PMMA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PEO和PMMA混合,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恒温条件下共聚反应一定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堆端口的相对湿度估计器
- 下一篇:车载用燃料电池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