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智能降温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4991.1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4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军;李贝;胡赛;陈炜乐;王伟峰;刘长春;马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捷锐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迪泰克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F25B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智能 降温 头盔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智能降温头盔,解决了目前的头盔存在制冷效果不佳、不能感知人体生命体征信息的问题。冷智能降温头盔包括头盔主体、MEMS生命体征信息采集系统、混合式供能设备、半导体制冷系统;MEMS生命体征信息采集系统用于监测人体生命体征;混合式供能设备将环境微弱能量自动采集并用于供电;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设备、半导体导冷设备和半导体散热设备,半导体制冷设备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隔热垫片,半导体散热设备包括散热翅片和散热风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微弱多模环境能量自动收集、生命体征信息动态感知、混合式供能、高制冷效率的半导体智能降温头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体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智能降温头盔。
背景技术
高温热害是工业生产中一类重要的职业危害因素。长期暴露在高温工作环境中,严重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容易造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失调,使人疲劳、精神恍惚,严重时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头颈部中枢神经系统集中,代谢活跃,脑组织对体内温度环境的感知极为敏感,因此头颈部降温调节在全身温度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职业危害防治的角度考虑,有效维持工人颅内温度恒定,以保证对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调节尤其重要。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人体需要不断地进行温度调节,佩戴降温帽很有必要,特别是在建筑业、道路桥梁工程、炼钢厂、造船厂及特种空间的高温环境条件,工人又必须佩带安全帽的工况场所,佩带智能降温头盔既能改善工人作业条件,又能减少职业危害对人的伤害,作用及意义巨大。
经调研,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以交联聚丙烯酰胺为蓄冷剂的医用冰帽、冷空气降温帽、电池充电型风扇智能降温头盔、物理降温帽、以相变材料制冷剂的矿用降温智能降温头盔等,但是普遍存在价格昂贵、制冷效果不佳、不能感知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的降温头盔存在制冷效果不佳、不能感知人体生命体征信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微弱多模环境能量自动收集、生命体征信息动态感知、混合式供能、高制冷效率等功能的半导体智能降温头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导体智能降温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均设置在头盔主体上的MEMS生命体征信息采集系统4、混合式供能设备、半导体制冷系统10;MEMS生命体征信息采集系统4与手机移动客户端或电脑通信连接;MEMS生命体征信息采集系统4用于监测人体生命体征;混合式供能设备包括环境微弱能量自动采集电路7和电池,环境微弱能量自动采集电路7和电池连接;环境微弱能量自动采集电路7和电池分别与MEMS生命体征信息采集系统4和半导体制冷系统10连接;环境微弱能量自动采集电路7将环境微弱能量自动采集,收集转化的环境微弱能量可直接供电或储存于电池中。半导体制冷系统10包括半导体制冷设备、半导体导冷设备和半导体散热设备,半导体制冷设备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和隔热垫片6,半导体散热设备包括散热翅片2和散热风扇1,半导体导冷设备通过导热硅脂粘接在半导体制冷片3上,半导体制冷片3嵌于隔热垫片6中通过导热硅脂粘接在散热翅片2上,散热风扇1设置于散热翅片2的上方。
进一步地,为提高半导体制冷系统的效率,还包括有调速电位器8,调速电位器8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系统10与混合式供能设备之间。
进一步地,为保证制冷效果,半导体导冷设备为导冷铜箔5。
进一步地,为了全面的收集环境中的能量,环境微弱能量自动采集电路7可以包括有太阳能、电磁能、风能、振动能低阈值整流滤波电路和低阈值升压电路。高效获取振动、射频、热、风等环境能量,为传感器提供持久工作的能量补充。
进一步地,为了全面的监测人体生命体征,MEMS生命体征信息采集系统4具体的可以包括体温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监测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均与人体头部贴紧。
进一步地,MEMS生命体征信息采集系统4将检测到的生命体征信息通过GPRS通信模块传送至手机移动客户端或电脑中,用于人员安全健康检测及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西安捷锐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迪泰克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西安捷锐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迪泰克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4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魔术贴连钉装置
- 下一篇:感测式护具内衬及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