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包割圈绒双面纬编针织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7533.3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0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杜惠波;侯永进;唐凡枚;徐睿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元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2 | 分类号: | D04B1/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朱小燕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包割圈绒 双面 针织 | ||
1.一种反包割圈绒双面纬编针织法,其特征在于,从导纱器导入至少四股纱线,一股纱线为底纱线用于编织底布,一股纱线为毛圈纱线用于编织毛圈,一股纱线为面纱线用于编织反包面布,最后一股纱线为连接纱线用于连接底布和反包面布;
该针织法包括:
通过引入底纱线将旧底布线圈编织成新底布线圈,同时将毛圈纱线拉成毛圈后与旧底布线圈一起绑紧,完成底布编织成圈和毛圈成型的步骤;
通过引入面纱线将旧面纱线圈编织成新面纱线圈,完成反包面布的一次编织成圈的步骤;
引入连接纱线,使连接纱线与编织好的底布线圈及反包面布线圈同时处于相应针钩内,完成底布和反包面布编织连接的步骤;
割开毛圈形成绒毛,推开隔断的绒毛,再次引入底纱线将前述新底布线圈和连接纱线一起绑紧编织成新底布线圈,完成底布割圈和底布编织的步骤;
再次吃面纱线将前述新面纱线圈和连接纱线一起绑紧编织成新面纱线圈的反包面布二次成圈编织步骤;
该针织法由以上五个步骤重复循环操作即可织得反包割圈绒的双面纬编针织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包割圈绒双面纬编针织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编织成圈和毛圈成型的步骤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处于下针筒上的针刀一体舌针的针钩内的旧底布线圈,随着针刀一体舌针向上运动至最高点时,从针钩内移到针杆上为新的底布线圈成圈做准备,同时下针筒上的长钩针上升至最高点,做钩毛圈纱线准备;针刀一体舌针下降,针钩勾住底纱线,并使毛圈纱线处于针舌内,与此同时长钩针下降,将毛圈纱线勾入至长钩针的针钩内拉成5mm-15mm长的毛圈,舌针进一步下降,使旧底布线圈从针刀一体的针头上脱下降到正在弯纱的新线圈上,最后舌针下降到最低位置形成一定大小的和毛圈纱线绑紧在一起的新底布线圈;即完成一次底布和毛圈的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包割圈绒双面纬编针织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包面布的一次编织成圈的步骤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位于上针盘的上织针向外伸,旧面纱线圈从上织针的针钩内移至针杆上,为新的面纱编织成圈做准备,后上织针后退的同时其针钩勾入面纱线,随着织针后退,使面纱线开始逐渐弯纱并延续到旧面纱线圈从针头上脱落,套在正在进行弯纱的新面纱线圈上,形成一定大小的新面纱线圈,即完成反包面布的一次编织成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包割圈绒双面纬编针织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和反包面布编织连接的步骤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位于上针盘的上织针向外伸,位于下针筒中针刀一体舌针向上伸,准备同时钩连接纱线;上织针和舌针协同向内退、向下降,同时将连接纱线输入上织针和舌针的针钩内;随着上织针和舌针继续内退和下降,各自把针钩退降至下针筒的筒口和上针盘针钩平齐即完成底布和反包面布的编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包割圈绒双面纬编针织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割圈和底布编织的步骤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位于下针筒的长钩针此时正钩住5mm-15mm长的毛圈,针刀一体舌针两侧的长钩针下降将毛圈拉紧,此时针刀一体舌针上升, 将前述形成的新底布线圈和连接纱线一起从针钩内移至针杆上,舌针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针刀一体舌针的刀刃正好割断两长钩针之间的毛圈线,形成绒毛;与此同时,沉降片向内运动,将隔断的绒毛推开,以防止舌针再次编织底布时把绒毛编织进底布内;舌针继续下降,针刀一体舌针针钩吃底纱线,随着舌针的进一步下降,使新底布线圈和连接纱线一起从针头上脱下,套在正在进行弯纱的新底布线圈上,最后,舌针下降到最低位置形成一定大小和连接纱线绑紧在一起的新毛圈,完成一次底布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包割圈绒双面纬编针织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包面布二次成圈编织步骤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位于上针盘的上织针向外伸,前述新面纱线圈和连接纱线一起从上织针的针钩内移至针杆上,后下织针向后退,其针钩勾入面纱线,这样新面纱线圈和连接纱线一起与即将形成新面纱线圈分隔在上织针针舌内外侧为新面纱线穿过新面纱线圈做准备;上织针继续往后退,新面纱线圈和连接纱线一起沿着针舌上移套在针舌外,上织针的后退使新面纱线开始逐渐弯纱并延续到新面纱线圈从针头上脱落,套在正在进行弯纱的新面纱线圈上,形成一定大小和连接纱线绑紧在一起的新面纱线圈,即完成反包面布的二次成圈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元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元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75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