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轿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7744.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钱松;朱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 215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底结构,包括轿底横梁、轿托以及位于所述轿托上方的轿厢底板,所述轿底横梁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轿厢底板垂直的轿厢立梁,所述的轿托包括横向梁以及架设在所述横向梁上的纵向梁,所述的横向梁位于所述纵向梁与所述轿底横梁下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的轿厢立梁与所述的横向梁通过斜连接板相连接,所述斜连接板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轿厢底板的上表面。本发明的一种轿底结构,保证轿底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轿底的厚度进而缩小底坑的空间,可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是观光电梯的项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底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用于多层建筑内的人员或货物运输。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现有电梯轿底的结构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有的电梯轿底厚度太厚,虽然稳定性有保证,但是对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厚度较薄的轿底稳定性又不够,通常会加入斜连接板进行加固连接,但是又会影响电梯的外观,限制其使用的范围,尤其是观光电梯的使用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轿底结构,设置横向梁和纵向梁以及斜连接板,通过合理布局,保证轿底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轿底的厚度进而缩小底坑的空间,且斜连接板位于轿厢底板的下方,可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是观光电梯的项目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轿底结构,包括轿底横梁、轿托以及位于所述轿托上方的轿厢底板,所述轿底横梁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轿厢底板垂直的轿厢立梁,所述的轿托包括横向梁以及架设在所述横向梁上的纵向梁,所述的横向梁位于所述纵向梁与所述轿底横梁下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的轿厢立梁与所述的横向梁通过斜连接板相连接,所述斜连接板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轿厢底板的上表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在保证轿底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轿底的厚度进而缩小底坑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横向梁沿所述轿底横梁延伸中心线相平行的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的纵向梁沿与所述轿底横梁相垂直的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横向梁的两端。
再优选地,所述的轿厢立梁上固定有拉板,所述拉板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轿厢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的拉板与所述的横向梁通过斜连接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轿底结构还包括调整轿厢重心的重块,用于轿厢安装完成后调整轿厢重心,放置数量及位置可根据实际调整情况而定。
再优选地,所述的重块对称设置于所述横向梁与所述纵向梁形成空间的四个对称位置。
优选地,所述轿厢底板的下方还安装有弹性减震组件,所述的弹性减震组件安装于所述纵向梁上且位于所述横向梁和所述纵向梁相交的上方,以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感。
再优选地,所述的弹性减震组件由橡胶和/或弹簧组成。
优选地,所述斜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的横向梁通过固定杆组件连接固定。
再优选地,所述的斜连接板与所述的拉板通过锁紧元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锁紧元件为螺栓螺母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一种轿底结构,设置横向梁和纵向梁以及斜连接板,通过合理布局,保证轿底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轿底的厚度进而缩小底坑的空间,且斜连接板位于轿厢底板的下方,可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是观光电梯的项目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轿底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轿底结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7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