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掺杂的氧化锌材料及其在制备气敏传感器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7770.X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6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有;封娜;周培;徐嘉琪;周慧;尹依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氧化锌 材料 及其 制备 传感器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掺杂的氧化锌材料及其在制备气敏传感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气体。氢气占4%至74%的浓度时与空气混合,或占5%至95%的浓度时与氧气混合时是极易爆炸的气体,在热、日光或火花的刺激下易引爆。因此,开发一种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氢气检测仪显得十分重要。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表面上吸附某些气体能够导致半导体电阻率的改变,纳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具有稳定、可靠和易于获取等特点,常用于制备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的敏感膜材料,QCM是质量敏感型检测器,是气敏传感器研究的一大热点。氧化锌是典型的n-型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为3.55–3.75eV,其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气体传感器方面。科学工作者们研究了氧化锌对不同气体的敏感性,但是尚未有镍掺杂的ZnO对氢气的响应性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其特征在于其SEM图与图2基本一致。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将硝酸锌、硝酸镍、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氢氧化钠加入到适量水中搅拌溶解,加热至回流温度,回流反应6-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经离心沉降得到固体,固体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置于50-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16小时后得到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其中硝酸锌、硝酸镍、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硝酸锌:硝酸镍: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1:1:0.5:2;水的用量为硝酸锌、硝酸镍、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氢氧化钠质量之和的10-20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制备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硝酸锌、硝酸镍、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氢氧化钠加入到适量水中搅拌溶解,加热至回流温度,回流反应6-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经离心沉降得到固体,固体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置于50-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16小时后得到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其中硝酸锌、硝酸镍、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硝酸锌:硝酸镍: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1:1:0.5:2;水的用量为硝酸锌、硝酸镍、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氢氧化钠质量之和的10-20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在制备气敏传感器中的用途。所述气敏传感器用于检测氢气;所述气敏传感器可用于制备氢气可燃气体检测仪。
本发明所述水的用量指的是质量用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结构调节剂,通过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氢氧化钠的协同作用控制合成镍掺杂氧化锌材料,而且本发明通过对硝酸锌、硝酸镍、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氢氧化钠使用比例的控制,使制备得到的镍掺杂氧化锌材料具有纳米短棒的形貌,其较其他形貌的镍掺杂氧化锌对氢气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此外,本发明制备方法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原料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镍掺杂氧化锌传感器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的SEM图
图3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的SEM图
图4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微米管镍掺杂氧化锌材料的SEM图
图5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微米空心球镍掺杂氧化锌材料的SEM图
图6覆盖有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薄膜的晶振作为敏感QCM时检测氢气的响应图
图7覆盖有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薄膜的晶振作为敏感QCM时检测氢气的响应图
图8覆盖有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微米管镍掺杂氧化锌材料薄膜的晶振作为敏感QCM时检测氢气的响应图
图9覆盖有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微米空心球镍掺杂氧化锌材料薄膜的晶振作为敏感QCM时检测氢气的响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的制备
称取硝酸锌(3mmol)、硝酸镍(3mmol)、邻苯二甲酸氢钾(1.5mmol)和氢氧化钠(6mmol)加入到25-30mL水中搅拌溶解,加热至回流温度,回流反应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经离心沉降得到固体,固体用蒸馏水洗涤2次后,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后得到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图2)。
实施例2本发明纳米短棒形镍掺杂氧化锌材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7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