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束光学系统及增材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8114.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郭超;马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3/22 | 分类号: | H01J3/22;H01J3/32;B22F3/10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束 光学系统 制造 装置 | ||
1.一种电子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有供电子束通过的束通孔(5)且所述束通孔(5)依次连通设置的聚焦系统(1)、正偏转系统(2)、负偏转系统(3)以及偏转系统(4),所述正偏转系统(2)的束通孔(5)与负偏转系统(3)的束通孔(5)交错设置,所述电子束经聚焦系统(1)射入,并依次经正偏转系统(2)、负偏转系统(3)以及偏转系统(4)射出;
所述正偏转系统(2)和负偏转系统(3)之间设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上开设有连接孔(61),所述连接孔(61)用于将正偏转系统(2)的束通孔(5)以及负偏转系统(3)的束通孔(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偏转系统(2)中通入的电流与负偏转系统(3)中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以使所述电子束射入正偏转系统(2)后偏转的角度和射入负偏转系统(3)后偏转的角度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偏转系统(2)和负偏转系统(3)中的电流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系统(1)、正偏转系统(2)、负偏转系统(3)以及偏转系统(4)之间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系统(1)的束通孔(5)与正偏转系统(2)的束通孔(5)同轴,所述偏转系统(4)的束通孔(5)与负偏转系统(3)的束通孔(5)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系统(1)、正偏转系统(2)、负偏转系统(3)以及偏转系统(4)均包括外壳(7)以及位于外壳(7)内的线圈(8),所述束通孔(5)开设在所述外壳(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偏转系统(2)以及负偏转系统(3)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正偏转系统(2)与多个负偏转系统(3)之间交替设置。
8.一种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子束光学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形缸(20),所述偏转系统(4)的束通孔(5)的轴心与所述成形缸(20)的轴心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81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相邻车辆进行辅助定位的车辆导航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磁式可控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