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板栗脱皮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8380.4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4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良县东毅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8 | 分类号: | A23N5/08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苏杭 |
地址: | 652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板栗 脱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栗脱皮去壳的设备,具体为一种高效板栗脱皮机。
背景技术
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又名:栗(通称),板栗(事类合璧),魁栗(河北等省),毛栗(河南),风栗(广东),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板栗的分类地位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榉目Fagales,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栗,在古书中最早见于《诗经》一书,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板栗总苞球形,外面生尖锐被毛的刺,内藏坚果2-3,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深褐色,直径2~75px。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疏时则外壁可见,壳斗连刺径4.5-6.5厘米;坚果高1.5-3厘米,宽1.8-3.5厘米。
传统的板栗去皮需要人工手工去除,耗时费力,效率又低,而使用目前常规的板栗去皮装置,则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去皮率不高,去皮辊磨损后难以更换成本高,去皮后的板栗灰尘污染较大,还需要人工再次清洗才能销售,增加了成本,目前的去皮装置结构复杂,占地较大,功耗较大,一体化程度低,易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目前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主旨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能耗均匀,能够不发生卡皮,高效提高板栗去皮率,能有效去除去皮过程中的灰尘,保证去皮后的板栗干净的自动板栗高效去皮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板栗脱皮机,包括机座,置于机座上的电机、连接电机的传动系统,脱板栗皮的脱皮辊置于机座上方,出料导板置于脱皮辊下方延伸出机座外,脱皮辊上分布有若干个脱皮胶棒,所述脱皮胶棒以可拆卸安装的方式安装于脱皮辊表面上,脱皮胶棒按平行于转轴的方向排列成若干排,风机连接至传动系统,风机出风口正对出料导板的端头,出料导板连接至传动系统做往复的伸缩运动,清洗装置固定在出料导板上方的机座上,清洗装置接触到出料导板的板面上。
优选的,所述每一行的脱皮胶棒按逐步降低位置形成倾斜行面,或者每一行的脱皮胶棒按逐步降低位置并形成相连成为一条弧线形,若干条排列形成倾斜条或弧线形的脱皮胶棒分布形成脱皮辊的螺纹或接近螺纹状的形状,且每一个脱皮胶棒以螺口旋转安装于脱皮辊上。
优选的,脱皮胶棒的形状呈圆柱状且端头的边缘呈曲面或斜面状,由橡胶或塑胶材料制成,每一行依次排列的相邻的两个脱皮胶棒个体大小按一大一小依次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脱皮辊的下方设置有活动式滤料栏,活动式滤料栏由若干条金属杆与脱皮辊的轴线相平行的方向连接两端形成的半圆柱状滤料框,滤料框的四边通过弹簧连接安装于底座上,所述金属杆上套有松动的转动套。
优选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固定横杆,连接细杆,毛刷条,活动弹性套,其中:固定横杆横置于机座上位于出料导板上方,活动弹性套套穿过固定横杆,活动弹性套下方连有向下延伸的三条连接细杆,三条连接细杆的底部横向连接有毛刷条,毛刷条接触于出料导板板面上,活动弹性套能带动三条连接细杆上下位移。
优选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轮,主动轮通过主动皮带连接至电机,主动轮通过主动轴给脱皮辊提供转动动力,主动轴的外端安装有曲柄并带动其转动,曲柄的端头连接向下垂放的曲柄连杆,曲柄连杆的末端连接横向的推杆,推杆的另一端连接至出料导板,横向转向轮置于电机的侧面,第二主动皮带绕过横向转向轮连接电机和风机。
优选的,机座底部设置有一组后轮和一组置放脚,置放脚呈平底式。
优选的,所述机座上方于脱皮辊上方安装有保护外罩,保护外罩上开设有进料口,在出料导板的端头下方安装有连接与机座侧边的接料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良县东毅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宜良县东毅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8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